11月14日下午,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里,不少學生拿著掃把在路上打掃衛生。在一周的時間里,這些學生唯一的課程就是做清潔。據了解,學院將勞動實踐課納入教學計劃,學生每學年有一個勞動周,按學生表現進行評分。
“我們現在還在籌劃一個實驗基地。”該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譚必翰向記者透露,正在考慮將學院周圍農田租過來,讓學生在勞動周期間,到田地實踐。“學生需要嘗嘗這些苦。對于勞動實踐的課程,我們還會改變形式,不會僅僅局限在學校撿垃圾,會開展得越來越豐富。”
勞動周的內容就是搞衛生,有老師打分
11月14日下午2點左右,在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區教學樓附近,有5名學生正拿著掃把、撮箕、火鉗等工具在路上打掃衛生和撿紙屑。陪同的還有一名中年女子,她手上拿著個本子,在上面做了下記號后,也加入了打掃的隊伍,他們打掃得很認真。
該院信息工程系的大二學生李同學告訴記者,“他們這是在上勞動課,這周是他們的勞動周。”他告訴記者,除大三要外出實習外,該校學生每年要輪流參加一次勞動周。
“旁邊的那個是指導老師,她會給學生打分的。”一位剛剛參加過勞動周的王同學告訴記者,“打掃的過程很輕松,我之前負責打掃一小段道路,十幾分鐘搞定,不過就是登記麻煩了點。”他說,打掃前需要到老師那里簽到,打掃結束后,老師還會按表現打分。
隨后,記者來到運動場、宿舍、教學樓等多處地方,都見到有學生在打掃。王同學說:“在這一周內,這些打掃清潔的同學,除了打掃清潔的勞動實踐課,他們都不會有其他的課程,其他的課會挪到以后補。”
勞動實踐課納入教學計劃,屬于必修課
該學院學生工作處干事任珂珂告訴記者,學院2006年開設勞動課,2007年正式將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2009年成為學生的必修課。
對于勞動周,任珂珂表示,“其實這只是勞動課的一部分。”該學院將勞動技能課分成理論課與實踐課兩種,共四十個課時。其中,理論課由專業老師進行講座,實踐課就是公共區域衛生的打掃。在設置教學進程表時,對不同的班級進行排序,挪出一周時間輪流參加勞動實踐課。“打掃衛生本身就是課程,不會影響到其他課程。”
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吳再華表示:“每天會有指導老師對學生表現進行評分,一周后將每天的成績匯總,最終納入總評。”他還向記者出示了一份《學生衛生區域安排及考核情況表》。上面有指導老師對學生的評分,從六十分到八十分,高低不等。
“如果學生表現得太差,我們還會要求他重修,進行新一輪的勞動周。重修不過,甚至可能會影響到畢業證的發放。”任珂珂說,“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不排除有特別不配合的學生。”
學生:任務不重,不能接受打掃廁所
記者隨機采訪了9名正在清掃衛生的同學,有7名均表示“任務不重,能接受”。
正在清掃教學樓樓梯的易同學則表示這門課有點“匪夷所思”。易同學是大二學生,這已是他第二次參加該項課程。“剛開始很不能理解,別人都在教室上課,我們在外面做衛生,不如放假算了。”
而另一名李同學則表示,“最不能接受打掃廁所。”對于原因,李同學笑著表示,“臭唄,難受死了。”
對此,任珂珂表示:“重點不在勞動強度,在于教育過程,學生一般都能接受。”
任珂珂告訴記者,學院在后勤方面的人力一直比較充足。雖然學生在打掃,但任務都不會太重:“廁所都是保潔人員事先打掃過的,學生主要負責的是保潔。每天上午下午打掃兩次,每次工作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小時。”
老師:能理解,但學生需要嘗嘗苦
部分學生有抵觸情緒,學院老師們對此表示,“都能理解,但也不得不實施”。譚必翰說:“我們這一代是從莊稼地里走出來的,吃得了苦,但現在的很多孩子就說不準了。”他表示,學院培養的學生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就業方向主要是企業。“在企業就要能吃苦,不然就撐不住。”
“我曾經親耳聽到學生抗議這個事情。”譚必翰說,在勞動實踐課程實施之初,學院曾遇到各方面的阻力,但還是堅持了下來。他說:“盡管學生有千萬個不愿意,但與成績掛鉤,他們還是會耐下性子做。”對于勞動實踐課的效果,譚必翰說:“要在那呆一個小時,至少培養了他們的耐性,是不是?”
譚必翰介紹,隨著就業壓力增大,學院只能從學生的基本品質著手。從幾年的實施效果來看,通過勞動實踐課的教學,學生在遵守作息時間、個人自律、工作責任心、團隊協作等基本職業素養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純屬壓榨學生勞動力
@澤哥:我是覺得不如改成實訓周。專科生的理論比不上本科生所以動手能力要練好。雖然我掃了三年,這個勞動周說白了就是玩一周。
@心照不暄:這是壓榨我們的勞動力。學生需要勞動不假,可有必要作為必修課嗎?!還耽誤課程,大學一天的學費就得好幾十元,一周?合著這一周我出錢幫你打掃衛生啊!
@素心若雪:哈,從此學校不用找清潔工了。
需要完善相應制度
@冰塊紫霄:我們學校也有,不理解,也不贊成!學校說得冠冕堂皇。
@湖州唯諾婚禮策劃:可以接受,完善考核標準落到實處就好。
@第N個結局:打掃可以,但應打掃敬老院。請學校領導不要把學生當做免費勞動力。
補上一堂勞動課
@劉士娟:現在的孩子不會勞動,也不知道勞動的辛苦,也不知道什么是勞動,應該給他們上一課。
@八百瓦:贊一個,學生在學校幾乎沒有勞動了,不用洗碗不用掃地。
@車窗外的天空:有必要,現在還有哪些同學會去打掃,除了小學、初中、高中,讀大學的大多數人是能偷懶就偷懶。瀟湘晨報 覃劍曾慧玲 秦柳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