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清華兩所頂級高校的校長實名推薦活動又在風風火火地進行,然而,今天,記者從南京金陵中學和海安高級中學了解到,這兩所中學已經明確退出了實名推薦。
今年兩校不僅要求推薦生有拔尖的學習成績,還要有優良的綜合素質,這實際上是進一步提高了推薦標準,改往年的單純“掐尖”為選“通才”。據了解,2011年和2012年,南京金陵中學均參與北京大學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根據文化成績、綜合面試多個環節,該校選出了兩名公認的才女且均被北京大學錄取。但是今年卻有傳言稱,金陵中學的推薦資格被取消,對此校方回應確有其事,明年不好說。南京市金陵中學沈書記說:“今年我們也沒有申請,這個原因也不用分析了。大學里面做招生改革,我們覺得是好的,有利于拔尖創新人才的推出。但是我們希望這個制度進一步完善,才能夠不拘一格降人才。”
至于另一所退出的海安高級中學,2012年達到清華北大的考生近30名,今年也主動放棄申請。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校長辦公室解釋:“今年我們沒有申請,反正到了今天已經沒有多大意思了。我們還是讓學生安安靜靜地讀書吧。這些小孩如果說能夠被他所謂的實名推薦的話肯定能考上的。”
實際上,今年北大清華都調整政策,對推薦生的學業成績要求有明顯提高。南師附中今年繼續保有兩校推薦資格,但是為了緊扣條件,進入候選的八名學生不僅一改過去文理混搭,清一色地變成了擁有個人獲獎證書的理科生。同時他們還必須得迎接個人面試、集體面試等多種挑戰,就連“蛟龍號是什么材質”都被提問。南師附中校長陳履偉說:“今年北大清華對學生在高中階段學業水平的要求應該說是比往年要求更高了。”
各所名校為了搶生源,都從過去的“抱團”改為“各個擊破”。很多學校紛紛訴苦,每年的自主招生不僅耗費了大量的精力,還容易造成畢業生和學校之間的各種不安定。
專家分析,中國的考試體系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我想在探索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偏頗,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大學人才選拔標準和模式,自主招生就只能是“看起來很美”。(王琦)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