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考試>考研>
    研究生就業面臨結構性挑戰 求職目標脫節社會需求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懷丕 王菲菲 戴琳琳  時間:2012-11-24 20:06:00

      中國研究生就業面臨結構性挑戰

      隨著中國高校的不斷擴招,研究生找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除了要面對自身追求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還面臨著來自專業和地域等方面的結構性挑戰。

      山西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王獻忠說,很多研究生把職業選擇范圍只放在國企、公務員、全額事業單位上,他們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目標不切合實際,與社會需求脫節。

      在太原理工大學學習工程與技術專業的研究生小楊說,今年煤炭行業不景氣,很多煤炭、化工類的企業招聘不僅減少了招聘規模,而且只要本科生。

      “目前研究生在就業中專業結構性矛盾嚴重,專業性強的畢業生就業相對容易。”中國研究生人才網創始人郭金來說。

      王獻忠對此也深有感觸,他說,以山西大學為例,諸如文史哲等長線專業就業相對較差,而理工科、經濟類等實用性專業則相對較好。

      “高校的碩士培養目標與社會的人才需求錯位、缺乏溝通機制是造成專業結構性矛盾的根本原因。”郭金來說。

      而在地域選擇上,部分研究生也相對挑剔。中國地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發達的城市吸引了眾多高學歷畢業生,甚至導致人才過剩。而較為偏遠的中西部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卻因為條件艱苦招不到人。王獻忠說,研究生應放寬眼界,敢于去西部省份或者基層鍛煉,在那里將大有可為。

      郭金來認為,解決結構性矛盾,可以在高校與地方政府之間建立“立交橋”,有效整合高校研究生資源。作為研究生的培養方,高校應加強對研究生的培養,保證研究生質量。同時,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還應切實發揮作用,加強研究生的就業培訓和指導。

      山西財經大學國貿專業研究生劉富英說:“雖然就業形勢不如意,但我不后悔讀研,多學一點知識沒錯。我也不是非要找一個特別好的工作,與自己能力相當就好。”

    (編輯:鄭克姍)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