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滌明
連日來,在湖南鳳凰縣支教的大三女生小梁連發微博,揭露“營養午餐”現狀,“國家每生每天補貼3元的營養午餐,到孩子手上,就是一盒牛奶、一片小面包。”記者獲悉,鳳凰縣的“營養午餐”僅價值1.9元,而鳳凰縣回應稱,選擇這種營養餐的有關操作,符合政府采購的規定。
只是籠統地規定配送物品總價3元,連牛奶面包的分量都不寫,這叫“符合政府采購規定”?國家補貼給小學生的3元營養餐,供貨環節居然有50%的利潤——— 這就是商業暴利!從貧困孩子們的嘴里賺取50%的暴利,僅一個縣的“營養餐工程上”一年就能狂賺600萬元,這是不是太缺德了?
營養餐不營養,也吃不飽,原因是這份“營養餐”缺了良心——— 供貨商沒有良心,某些官員也缺少良心——— 不管是政府采購招標,還是營養餐監管上,官員們都沒把孩子吃飯問題放在心上,吃飽吃不飽、營養不營養,似乎都和官員們沒有任何關系,反正也不是自己家孩子。就更不要談什么建設食堂、吃什么熱乎飯了。那么容易就賺到600萬暴利,供應商是不是“吃獨食”,這背后的問題一點都不難想象。
一開始輿論便有擔憂:這3元錢能不能讓孩子們吃到嘴里?熱乎乎的中央政策到了下面會不會降溫、變味?不幸又被言中。然而卻也不能說沒在意料中:輿論之憂乃出自習慣性不信任,而習慣性不信任則來自于經驗和規律,不管叫雁過拔毛,還是貪婪成性,反正不管什么政策,只要與錢或物有關,總會有人伸手——— 救災款和物資,有人伸手;慈善捐贈,有人伸手;扶貧、抗旱、節能、技改等等專項資金,更有人伸手;僅僅3元錢的小學生營養餐,竟然也有某些人習慣性伸手。
“我真不敢相信,這就是營養午餐。”連日來,在湖南鳳凰縣支教的大三女生小梁連發微博,揭露支教看到的“營養午餐”現狀,“國家每生每天補貼3元的營養午餐,到孩子手上就是一盒牛奶、一片小面包,你們要讓這些孩子餓死嗎?”小梁說,面包直徑6厘米、厚1.5厘米。
記者調查得知,鳳凰縣“營養午餐”配送的這兩樣東西,價值 1.9元。鳳凰縣回應稱,選擇面包、牛奶作為營養餐的操作符合政府采購規定。
供貨商曾提供過期的牛奶
小梁來自浙江嘉興學院對外漢語專業,2個月前到湖南湘西鳳凰縣臘爾山鎮所德小學支教。提到營養午餐,她說,這里的孩子讀書太不容易了。
所德小學的114個學生,7成以上來自周邊鄉村。小梁說,有些居住很遠,上學要走一個小時山路。孩子們家里窮,中午在學校餓了,連學校小賣部的0.5元的饅頭都舍不得買。
“孩子們感謝國家推行‘營養午餐’,可他們最終拿到手的,就是一盒200毫升的牛奶和一片巴掌大的小面包!”小梁看了心酸,忍不住發微博揭露,“這3元的營養午餐,面包值2毛錢嗎?總共值1元錢嗎?我就不說上次拉來七箱過期牛奶了。”
10月30日,學校收到供貨商送來的八箱面包,作為孩子們兩個星期的午餐用,“面包巴掌大,一打開箱子,整個辦公室都怒了。”供貨商后來解釋,那8箱面包只是贈品,之前發生的過期奶問題也在次日立即調換。
巴掌大面包孩子們吃不飽
小梁說,她發微博主要是想讓大家關注這個營養餐質量問題。“現在的營養餐,即使沒有質量問題,也只是兩種搭配:要么學生奶+火腿腸,要么學生奶+小面包片,長身體的孩子,吃這點東西受得了嗎?不吃飯行嗎?況且,這點東西值3元錢嗎?”
11月20日,小梁再發微博:“昨天孩子們就沒吃的,今天送餐車又沒來。餓兩天,老師陪你們。對不起,老師沒有把午餐的事弄好。”小梁說,他們曾多次跟當地教育局聯系,但一直沒得到很好的回應。
小梁的微博,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許多網友對“營養午餐”實際運作情況產生擔憂。
“免費午餐”的發起人鄧飛很憂心湖南老家,“中央撥款160億快一年,多省都建大小食堂,給孩子們做飯,而湖南大部分縣仍發牛奶、面包、方便面,有一頓沒一頓且浪費嚴重。”
3元的補貼,學生只拿到1.9元
小梁老師所在學校配送的是“南山”牌牛奶、“真糧”牌小面包。奶站和面包公司湖南經銷店的銷售負責人說,牛奶批發價為1.6元一盒,小面包為0.3元。學校要采購,他們免費送貨上門。由于不是天天配送,配送成本不高。
據此推算,國家每生每天補貼3元的“營養午餐”,最終學生拿到手的是1.9元物品,“利潤率”達50%。在鳳凰縣,超過3萬學生享受營養午餐計劃,按一年補貼200多天計算,僅“營養午餐”一項利潤超600萬元。
記者聯系鳳凰縣教育局等部門,得到的答復是,去年底,鳳凰縣通過公開招標,為三個學區選定了營養餐供應商,符合有關規定。不過,鳳凰縣提供的合同書復印件顯示,并沒有對配送面包、火腿腸的大小進行規定,只是籠統地寫明配送物品總價3元。
很多人質疑,孩子小,午餐不吃米飯怎么行?對此,鳳凰縣至今沒有回應。小梁與學校幾個老師正合作,爭取在學校建食堂,“無論如何一定讓孩子吃上熱飯。”目前,老師們已經制定出讓孩子們吃熱飯的具體方案,而鳳凰縣教育局也同意他們給孩子做飯。 (據《羊城晚報》)
【微言大義】
網友“沒姿色”:我在湘西某小學支教,孩子吃的食物基本以方便面為主。”
網友“巴別塔樂園”:最好是給孩子吃熱飯,其他東西不靠譜。
網友草頭將小卒:這就是“營養午餐”?你們怎么下得了手?
網友滄海一栗666:錢都讓黑心商人和有關系的人賺走了。如果“營養午餐”沒有全程監督,得利的就成了商人。
網友一山一水一圣民:很多貧窮的地方,落后的最可怕的不是經濟,而是思想上的不思進取!
(綜合)
【專家觀點】
“營養午餐”資金使用應公開
今年5月,記者就曾報道,今年上半年開學起,湖南新化孟公鎮中心小學推行營養午餐,習慣吃米飯的孩子,吃不慣面包,悄悄回家吃飯,家長認為吃面包的“營養午餐”打亂了一家人就餐習慣。
對于目前營養計劃在落地時可能遇到的困境,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擔憂,國家推行“營養午餐”,一年支出160多億元,很難說最終落實到每個孩子身上到底會有多少。他覺得,對“營養午餐”資金使用,應該向社會公開,并接受監督。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涂猛認為,“營養午餐”應該著眼于學校公共食堂的建設,因地制宜制定營養餐食標準,“能讓孩子吃上熱飯,喝上熱湯才是目標。”
(據《羊城晚報》)
【政策背景】
國家3元營養餐改善計劃
據統計,我國有1.3億農村學生,其中有3000萬學生在學校住宿,這些學生一日三餐都在學校解決,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不住校但離家比較遠,因此在校吃飯的學生占了大部分。經過國務院批準決定實施營養改善計劃。
2011年10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決定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計劃要求,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展試點,中央財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標準為試點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試點范圍包括680個縣(市)、約2600萬在校生。
(據《南方日報》)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