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無信則不立”,中國自古推崇“守信”,把明、禮、誠、信作為立身處世之本。近日網上中學生無意將車劃傷,留下聯系紙條的舉動引人關注。是什么原因讓“誠信中學生”在網上引起如此大的反響?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傳播正能量,社會在呼吁誠信。教育如何在誠信上有所作為?讓孩子在學做人的過程當中做個誠實、真實的自我呢?
????誠信教育應從小培養
誠信是信任的基石,學校如何把誠信做好,如何在教育學生方面有所作為,學校的道德培養課尤其重要。海南僑中的李老師說,學校應建立起誠信教育的良好氛圍:如老師留了作業,學生是否按規定做完;在學習上,是否向家長如實匯報成績;在消費買東西時,是否如實向家長報價等。這些都能體現一個孩子的誠信程度,要從細小處培養學生從小誠實做人。
城西中學的黃老師開展過有關誠信的主題班會,題為:考試后是否要如實讓家長簽名。當被問到“無論考試成績如何,自己能否代替家長簽字”時,班里孩子紛紛表示,“無論什么情況都應由家長簽字,不應向家長謊報成績。”這說明大部分孩子是誠實守信用的。黃老師說,讓孩子認識到不誠信、說謊的錯誤比學習成績差更可怕,更讓人討厭,這對孩子是一個很大的觸動。成績只是檢驗學習水平,而誠實關乎一個人的成長,“我們的目的就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主題班會,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誠實做人的品【詳細】
?
?
?
??? 現代家庭中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從幼兒園或學校回到家中缺乏孩子間的接觸與交流,從而漸生孤獨感,造成孩子健康成長的制約因素之一。為此,家長要創造讓孩子尋找小伙伴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讓孩子適當地串串門不失為一種良策。孩子通過到別人家與其他小朋友交流、嬉戲、玩耍,能夠增強孩子的勇氣,鍛煉孩子的社會交際能力;結識到好的伙伴,培養和善友愛的美德;學會欣賞別人,學習優點,逐步提高自己;增加知識面和信息量,擴大孩子的視野;學會分享,培養豁達的人生觀等等。
讓孩子適當地去串串門是一門學問,需要家長加以正確引導,方能朝預期目標前進。否則,讓雙方孩子和家長都處于很尷尬的境地,甚至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讓孩子去串門之前,家長要對孩子作簡短的交待,要使孩子明白最基本的禮貌禮節,例如,禮貌敲門問候、進門主動脫換鞋、告別時邀請小朋友下次到自己家做客等等。
到別的小朋友家中玩耍,不要隨意動用別人家的物品(如玩具),在征得對方小朋友或家長同意后方可有節制地享用。這是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細節之一。在對方小朋友家里要講衛生,并且在玩完玩具后放回原位。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對方家長省去很多沒必要浪費的時間和勞力,還會受到一定的表揚。假如損壞了別人家的東西,首先要道歉,勇于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孩子。同時,孩子要有責任感,回家后應馬上主動告訴家長所發生的事情,以便家長及時去處理問題,防止矛盾產【詳細】
?
?
?
?
海南僑中高中語文教師?徐永清
?
??? 一位老師的心聲
從江南漂到海南
不只是看一眼大海
不只是對天涯海角來次深情的跪拜
不只是借溫暖的秋天
給自己寫一個故事
然后在花開花謝里
獨自走向未來
教書
是因為感恩
是因為迷途的小孩
是因為對一個個漢字的熱愛
我的孩子們【詳細】
?
?
?
?
???? 近日,清華博士生蕭楊放棄留校做科研的機會,與北京一所中學簽約做數學老師。其導師寫下3000多字的長信,表達惋惜與困惑。數日后,蕭楊在一個社交網站上貼出一封長信回復老師,“我已經厭惡科研了。”蕭楊稱,此前一直堅持科研不是老師強迫的,只是因為我從小被教育成“聽話的好孩子”,只要別人給了我任務,都會盡力去完成。
理想的教育應是培養人而不是按照一個或幾個模子“塑造”人,它應按照每個人天性資質、興趣愛好等的不同,給孩子們陽光雨露,助其自然快樂地成長成才,而不是簡單地成為“聽話的好孩子”,清華博士蕭楊最終認識到了自己快樂的歸屬【詳細】
?
?
上邦百匯城征文作品選登
?
?
?
?
?
?
?
?
?
?
相關鏈接:
【第二十四期】教育周刊
【第二十三期】教育周刊
【第二十一期】教育周刊
【第二十期】教育周刊
【第十九期】教育周刊
【第十八期】教育周刊 初高中新生不適應校園生活怎么辦?
【第二十二期】教育周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