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丹(中)在招聘會上。記者 謝振華攝
劉燕在網上查詢就業信息。覃辛梅攝
制圖:蔡華偉
11月24日,2012年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啟動。這項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辦的活動,今年已是第十屆。
據統計,參加今年服務周活動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有160個,全國各地將舉辦現場招聘會220多場,預計參會用人單位3.2萬家,擬招聘人數約41.9萬人。
據了解,準確的統計數據約在服務周結束后兩周內公布。
鄧丹、劉燕,兩位90后大學生,向記者講述了她們親歷的就業服務周。
就業季,真的來了。
坐上雙層巴士,廣西外國語學院應用法語專業2013屆畢業生鄧丹強烈地體會到了這一點。
這是11月24日的8時30分許,2012年全國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啟動儀式在南寧舉行。地處南寧市郊的廣西外國語學院,特地調來一輛大巴,組織了100多名應屆畢業生赴會。
同學大多穿上正裝,化起淡妝,1991年出生的湖南女伢鄧丹也不例外,“這會使自己看起來更成熟些”。
“一是女生不能濃妝艷抹;二是一定要自信,知道自己要什么”
望著人頭攢動的人群,鄧丹既興奮又緊張?!斑@之前,都是在網上找找招聘信息、投投求職簡歷,只能算‘練兵’;這次到這里,才是我第一次‘實戰’?!?/p>
創業培訓班、就業輔導、人才測評、到企業參觀……鄧丹原本以為,來參加的就是一個大型招聘會,沒想到還有這么多活動。
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鄧丹還所知不多。
這項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辦的活動,今年已是第十屆。服務周期間,全國各地都將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系統的就業服務。據統計,參加今年服務周活動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有160個,全國各地將舉辦現場招聘會220多場,預計參會用人單位3.2萬家,擬招聘人數約41.9萬人。
活動啟動儀式放在南寧,對鄧丹等廣西高校的畢業生而言,是個“開眼界”機會。
“參加這樣的大場面,本身就是一次歷練,一種收獲。”鄧丹說。
“落實政策促就業,強化服務助成功”,啟動儀式主席臺背景板上的這句話,讓鄧丹和同學們看了心里暖暖的,“我們找工作,全社會都在關心?!?/p>
在一樓企業形象展示區,鄧丹與同學一邊看一邊問?!案餍懈鳂I的都有。了解不同企業,就是在熟悉社會?!?/p>
在廣西億健茶葉公司的觀摩,讓鄧丹獲益匪淺?!捌髽I的人力資源主管與我們座談,‘招聘的’與‘應聘的’面對面交流。年輕的‘主管哥’,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怎樣找工作,應聘要注意什么。我印象深的有兩點,一是女生不能濃妝艷抹;二是一定要自信,知道自己要什么?!?/p>
二樓是畢業生專場招聘會。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相關部門,精心組織、挑選了70多家用人單位入場招聘,提供3100多個工作崗位。
遺憾的是,適合鄧丹的職位太少。準備了一沓精心設計的簡歷,鄧丹走了一圈,只遞出了一份?!笆且患医逃龣C構。我們法語專業太小眾了,合適的崗位不多。”鄧丹說,“但這類活動真的很好,是我們了解社會,熟悉企業用人需求和薪酬情況的平臺。”
心情“時而迷茫,時而自信”,但“不能在尋找和等待中丟了自己”
因為名額有限,鄧丹同級的校友,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劉燕同學,沒能參加就業服務周的啟動儀式。
“沒能去現場,也不遺憾。大部分信息網上也能找得到?!?992年出生、來自桂中小城來賓的劉燕說。
服務周活動在舉辦現場招聘會的同時,還在150多家網站舉辦網絡招聘會,提供職位信息3.5萬條,擬招聘人數約30萬人。
在就業服務周啟動儀式當天,廣西畢業生就業服務網區、市、縣三級聯動平臺也啟動上線。該平臺面向廣西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信息查詢、專場招聘會信息、就業指導等服務。劉燕在上面注冊了一個賬戶。“你看,最近一段時間雙選會、招聘會、見面會都在上面,還能按崗位、按專業查詢,很方便?!?/p>
“2012年,隨著初秋的到來,畢業季也悄然而至。心情如同南寧的天氣反復無常,時而迷茫,時而自信滿滿……”劉燕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做簡歷,找信息,網上發帖,發動親朋好友物色,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劉燕說,這個學期一開學,“找工作”,就已成為班上21個同學最關心的事了。
為盡快結束“無業”狀態,劉燕開始“像只無頭蒼蠅四處亂撞”。10月底,她終于接到了一家電視購物公司的面試通知?!懊嬖嚹翘彀l現其他人簡歷只有一張紙,自己的簡歷卻是厚厚一本,真是沒經驗?!眲⒀嗾f,好在面試發揮出色,成功獲得了這份工作。
可工作不到半個月,長期擔任校記者團團長的劉燕就辭職了?!耙还ぷ?,才發現自己喜歡的,還是新聞?!?/p>
辭職回到學校,劉燕選擇一邊在學校新聞中心協助老師編輯校報和新聞視頻,打牢專業基礎,一邊物色合適的工作?!安荒茉趯ふ液偷却衼G了自己。”
“誰說大專一定不如本科、碩士?只要自身過硬,學歷不是唯一”
就業,不僅僅是畢業生的事。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高校、企業、媒體等各界都在努力。
11月27日,自治區就業局在相關院校組織開展“大學生就業知識講座與面試應聘技巧培訓”,給學生講解就業知識和面試應聘技巧。
廣西外國語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玉恩德說,“舉辦就業服務周這樣的活動,既能吸引全社會都來關注、了解、支持大學生就業,又能讓學生學到應聘技能,還提供了一個學校、企業和政府交流溝通的平臺,一舉多得?!?/p>
在今年的服務周上,該學院舉辦了一場大型雙選會,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而畢業生為2500多名。1個畢業生對應近4個崗位,找工作似乎不難。但對比只是理論上的,鄧丹、劉燕都沒在雙選會上找到心儀的單位,簡歷都沒遞出一份。
“從以往的經驗和目前的形勢看,學生找份工作不難,難的是找一份好工作。”玉恩德說,“現在80末90初的畢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里不會給太多壓力。有的家境好的學生,一個月花銷就三四千元,面對月薪一兩千元的工作,自然提不起興趣。”
就在這兩天,劉燕班上傳來好消息?!耙粋€同學應聘一家幼兒教育機構,在與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眾多的本科、碩士競爭中,成功‘突圍’。”劉燕說,“這給班上很大振奮,誰說大專一定不如本科、碩士?只要自身過硬,學歷不是唯一?!?/p>
廣西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黃少堅說,“找工作不僅僅是找個飯碗,希望正在求職的學生們明白,找工作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成長和發現的過程。”
11月30日,為期一周的就業服務周結束了;而鄧丹、劉燕的就業之旅,才剛開始。
廣西教育廳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廣西區內高校預計畢業生將達到17.7萬人。畢業生人數繼續增長,新增勞動力激增,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打開廣西畢業生就業服務網,一場場招聘會排得滿滿當當。
鄧丹、劉燕們的工作、機會與未來,就在這一場場招聘會中。
先就業,再談發展
有數據表明,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約為70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我國現有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與高校畢業生數量不匹配,不能適應激增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需求,這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主要因素。因為產業結構不合理,制造業占的比重過大,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占的比重小,影響了就業空間。
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才能創造出更多適合大學生的就業崗位。下一步重點應是盡快發展服務業,增強就業彈性,增加就業崗位和提高就業率。
對于高校畢業生,一方面要從自身出發,完善知識技能,練好“內功”。將自己的學業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努力成為復合型優秀人才,提升自身競爭力,以適應社會多層次的需求。
一些大學生對自身定位和職業的期望普遍偏高,“眼高手低、急功近利”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要放平心態,對自己的興趣有清晰的認識,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干什么,才能少走彎路,避免擇業盲從盲動。
另一方面要轉變觀念,樹立“先就業,再談發展”的觀念。近年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創業問題,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年輕人要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本領在畢業后用于創業實踐,用于市場開拓,真正實現中央提出的“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目標。
?。ū緢笥浾咧x雨采訪整理)
先就業,再談發展(見解)
有數據表明,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約為70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我國現有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與高校畢業生數量不匹配,不能適應激增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需求,這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主要因素。因為產業結構不合理,制造業占的比重過大,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占的比重小,影響了就業空間。
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才能創造出更多適合大學生的就業崗位。下一步重點應是盡快發展服務業,增強就業彈性,增加就業崗位和提高就業率。
對于高校畢業生,一方面要從自身出發,完善知識技能,練好“內功”。將自己的學業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努力成為復合型優秀人才,提升自身競爭力,以適應社會多層次的需求。
一些大學生對自身定位和職業的期望普遍偏高,“眼高手低、急功近利”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要放平心態,對自己的興趣有清晰的認識,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干什么,才能少走彎路,避免擇業盲從盲動。
另一方面要轉變觀念,樹立“先就業,再談發展”的觀念。近年來,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創業問題,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年輕人要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本領在畢業后用于創業實踐,用于市場開拓,真正實現中央提出的“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目標。
?。ㄇ迦A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楊燕綏 記者謝雨采訪整理)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