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網12月5日消息(記者 陳新衛)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教育的論述有了很多的新變化和新要求。面對新時期賦予教育更高的目標和要求,如何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是海口教育貫徹落實好十八大精神的關鍵。在日前召開的全市教育系統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專題會議上,我市教育行政部門的決策者集思廣益,提前謀劃2013年教育工作安排,重點突出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
?
關鍵詞
教育重點項目建設
李燕儀透露,我市今明兩年的教育重點建設項目主要有校安工程、公辦幼兒園建設、教師保障性住房和教育布局調整建設。截至目前,瓊山僑中高中部已經基本完工,近期將重點做好學校搬遷的準備工作;教師保障性住房是關系到我市廣大教師福祉的一件大事,目前已動工,預計在2014年交付使用。
校安工程和公辦幼兒園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根據調整后的規劃,2009—2011年校安工程項目在今年12月底前將全面完成,2012—2013年校安項目已全部開工,預計2013年6月前基本完工。2011—2012年20所公辦幼兒園已有1所竣工,8所已動工,其余11所今年12月底前可開工,明年秋季全部可投入使用。2013年12所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正進行前期立項可研工作。
在2013年,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還將結合教育布局調整,積極落實海口實驗中學高中部遷址新建、玉沙學校(二期)、港灣學校(幼兒園)和海口二中改擴建項目建設,啟動海口旅游職業學校(二期)工程建設,繼續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加快教育示范鎮建設。利用市青少年宮舊址整合周邊麻雀學校,結合上賢村舊城改造撤并九村小學和流水坡小學,新建美祥小學等,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
關鍵詞
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均衡發展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礎。根據省政府與市政府簽訂的目標責任狀,至2012年底,龍華區將在我市率先完成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達標工作,接受省政府的評估驗收。至2013年底,美蘭區將迎接義務教育區域基本均衡發展的驗收評估;至2015年底,瓊山、秀英也將通過義務教育區域基本均衡發展的驗收評估,基本實現全市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李燕儀指出,“我們積極落實教育重點項目建設,一方面是推進城鄉辦學優質化,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促進教育公平需要。只有辦好每一所學校,才能真正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
為了確保區域內教育的均衡發展,我市建立起督學責任區制度,全市成立7個督學責任區,選聘了70名督學,認真督導檢查轄區內各中小學校規范辦學情況,及時了解教育動態,及時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提供真實有效的第一手信息,增強政府教育決策的預見性和科學性。
此外,我市加大創建規范化學校創建的力度,爭取在2013年創建省級規范化學校2所,市級規范化學校5所;同時深化開展第四輪城鄉教育對口幫扶工作,均衡發展義務教育。
關鍵詞
提升教育質量
教育質量是衡量一個地區或城市教育水平的指標之一,而師資隊伍建設則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
2013年,我市師資培訓形式多樣,既有校長高級研修班這樣的高端平臺,又有中層干部培訓班和骨干教師培訓班,還有“國培”和“省培”計劃,培訓工作貫穿全年。另外,我市還與北京市西城區教委進行干部、教師交流計劃,選派優秀教師赴京掛職鍛煉、學習,借助京城的優質資源,為海口教育培養和儲備優質后備人才。2013年,我市將組織開展師德建設年活動,結合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完善教師評價考核制度體系,集中力量整治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師德、師風不正問題。繼續落實《教育領域人才培養計劃》和《農村教師人才培養計劃》,切實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繼而提升全市的教育教學質量。
李燕儀強調,“學校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造具有海口特色的教育質量品牌。”
?
關鍵詞?
??? 積極推進教育公平
“推進教育公平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任務。”
李燕儀強調,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辭在傳達十八大會議精神時著重指出,要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創新民生為重點的社會管理,著力解決社會公平問題。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就是要在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上下工夫。要進一步擴大教育基本公共服務范圍,千方百計增加優質教育機會,保障教育供給,提升教育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在2013年乃至“十二五”期間,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教育布局和結構,努力擴充教育資源,快速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能力。要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地區傾斜,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落實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政策。
李燕儀表示,全市教育系統要掀起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熱潮,緊密結合海口教育實際,求真務實、注重實效,立足做好本職工作,實現“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