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乏長期的體育鍛煉是導致青少年體質下滑的主因。
??? 海口網12月5日消息(記者 馮本靜 文/圖)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秋季運動會上,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項目被取消,此舉引發社會對在校學生身體素質的關注。記者調查海口部分中小學校了解到,除了應付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現在幾乎沒有學生進行1000米以上的長跑,每天堅持鍛煉1小時的不到15%,學生體質較之前大大下降,學生的耐力、爆發力、抗壓能力、團隊精神隨之下滑。那么,青少年為何“跑不動”呢?
?
現狀
學生體質下滑影響品質
在海口一中,初二年級男生正在做俯臥撐,訓練臂力。他們雖然身材高大,做俯臥撐卻很吃力,才做三五個,臂力就撐不住直接趴在地上了。10多個男生里,能連續做到10個俯臥撐的就算是“頂級高手”。一旁的女生在做仰臥起坐,看來進行得比男生順利了一些,一些勉強做完了三五個仰臥起坐的,也不再做其他運動,三五成群懶散地聚在一起聊天。
仰臥起坐和引體向上分別是男、女生升高中的體育必考項目。另外,男、女生還分別考1000米、800米的中長跑。目前,在中考總等級分中,體育成績滿分為5分,比之前還多了2分。海南省中招辦對中考規定,體育成績若達不到C等以上的學生,不能報考重點高中。
“為了考試,每天早操時間就跑步,當然不會跑超過考試要求的1000米,我們都不愛跑步。”在記者的采訪中,多名學生坦言,要是考試不要求長跑,他們不會主動去長跑。
“考試時要求男生做6個引體向上,但是有近一半的學生沒法達到標準,因為臂力不足。總體來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達不到滿分標準。”教初二年級體育課的殷老師這樣說。
“考什么項目就做什么運動,這根本達不到強健體魄的效果,現在學生普遍缺乏鍛煉,體質不斷下滑,和以前的我們相比,耐力、爆發力、抗壓能力、團隊精神都隨之下滑。”一名從事體育教學工作25年的朱曉東老師這樣說。
有資料顯示,最近20年,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在不斷滑坡。在全國3億青少年中,肥胖或營養不良的占15%以上,超過了4500萬人;對于現在青少年的體質,有專家概括為“硬、軟、笨”。硬,即關節硬;軟,即肌肉軟;笨,即長期不活動造成的動作不協調。在肺活量、速度、力量等體能素質持續下滑的同時,全國青少年的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卻持續增長,這被認為是在高身材的“外強”下掩蓋了的體質差的“中干”。
?
?
?
原因
重智輕體助長學生“惰性”
“運動是很重要,但是我覺得我的孩子已經玩很多了,小孩子都很皮,整天都動來動去的,也算運動了吧,我主要是抓他的學習,就怕他玩太多了。”周女士說。
記者調查中發現,約60%的家長持有和周女士相同的看法:體育鍛煉就是“玩”,時間過長浪費時間,高分數才是“硬道理”。為此,不少家長和學校都有意無意地忽視孩子們體育鍛煉的時間和機會。
海口金盤實驗學校體育組組長陳天棉表示,體育鍛煉大部分都經過科學的設置,特別是體育課程,都是有針對性地設置,就算是玩,也是一種有意義的、利于身體健康的活動。”
記者對多所學校的10多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發現,每天堅持鍛煉1小時的學生占不到15%,而且運動的項目非常有限,男生主要喜歡打籃球,而女生主要喜歡“不知道算不算運動的項目:散步”。
對于青少年跑不動的原因,關注學生體育運動的海南大學教授田老師認為主要有幾點:父母和學校抓升學率忽視體質鍛煉,家長害怕學生身體吃不消、嬌縱子女逃避長跑的艱苦,學校怕學生出現意外事故而擔責任,學校保險系統不健全,學生本身對體育鍛煉產生“惰性”,學校場地少、運動空間局限等等。
“在一個孩子的成長路上,小學、初中、高中,為了考試、上大學、將來有個好出路而學習,一路都是功利化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重智而輕德、重智而輕體,這直接影響到了孩子的身體與智力同步成長。”田教授說,到了大學,又因為害怕學生受傷,害怕承擔責任,干脆連運動會長跑也取消了,這種缺少擔當的教育理念,無疑是讓人憂慮的。
建議
給學生減負刻不容緩
“我們的中小學生從現在開始,必須馬上、盡快好好打基礎,否則上大學也忙,工作后更忙,體質不夠強健將會影響一生。”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小學體育備課組組長朱曉東做了一個比喻:“身體是1,學習好是1后面的0,沒有1了,有再多的0都是沒有意義的。”
“其實,鍛煉不單單是強健身體,還培養人的品性。特別是長跑,是戰勝自己的一種有效運動。”朱曉東說,運動跟學習沒有沖突,相反,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強大腦的反應能力,在學習上、生活上都增強學生的應變能力。
“現在這個狀況下,學習是重要,但體育鍛煉更重要,因為生命在于運動。”田教授說,學生體質越來越差的問題值得全社會關注,建議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引導與督促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與鍛煉。另外,給學生減負刻不容緩,只有讓學生從學習重壓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才會成為可能。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而培養人才,相信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將“提高身體素質”這一項排除在外。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社會,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而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