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資質的幼師紛紛擠向公辦園和貴族園,而占市場總量七成的民辦幼兒園師資短缺、流動性大,幼兒園的師資現狀令人擔憂。圖為東莞的一家幼兒園。資料圖片

在大多家長眼中,幼師的品德好壞比是否有資格證更重要。新華社發
拿著每個月不足2000元的工資,“無證”幼師陳小云(化名)看著身邊的同事換了一批又一批。接連的虐童事件曝光后,不足四成的幼師持證率被逼出水面。汕頭一所民辦幼兒園的幼師陳小云無奈地發現,家長們看她的眼神又多了幾分異樣。
正當此時,即將實施幼師資格證考試的風聲以及省里逐步提升幼師“持證上崗率”的消息相繼傳來,陳小云陷入了彷徨。
近日,教育部學前教育辦公室宣布成立。“加強學前教育的宏觀管理,指導學前教育改革……”這個被升格的處室讓愛子心切的家長們看到了曙光。
然而,“教育部門管嚴了,幼師的路是越走越寬,還是荊棘滿途?”在焦急的觀望中,幼師陳小云們謹慎前行。
幼師之苦
一項關于全省幼教月收入情況統計調查顯示,月薪1000-1500元的比重最大,占43.4%,2000元以上的僅有7.1%
早上6時半,天蒙蒙亮。
20歲出頭的陳小云來到幼兒園,將孩子們的杯子一個個刷好、擺齊,然后布置教室……所有準備工作做好后,已經是7時一刻,家長們陸續領著孩子從校門外涌進來。
“還有15分鐘!”陳小云匆匆扒上幾口飯,就飛快跑向自己負責的小班教室。
這樣忙碌的場景,陳小云每天大都在循環往復。還記得入園第一天,她哄著全班20多個孩子上課、吃飯、午休,直到晚上9時半,最后一個孩子被家人接走,她才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家做飯。
做幼師兩年有余,每月工資仍只有1300元,陳小云愧于至今還是“啃老族”。不得已,她會在難得的輪休假期間去家教中心做兼職,以補貼家用。
今年,同事們都說,陳小云“中彩”了——分去帶小班的孩子。“小班最難管理,因為孩子很小,不懂事,容易出事故。”不出所料,陳小云果然受了不少委屈。有一次,學校里流行紅眼病,由于長期與小朋友接觸,陳小云也被傳染了,有著急的家長說是陳小云傳染給了孩子,還找來了園長,嚷著要辭退她。
后來,工作是保住了,但陳小云被扣除了一個月的工資。
盡管這樣,遵從自己愛孩子的心,陳小云還是選擇留下。可最近全國連著爆出幾起幼師虐童事件后,陳小云發現,某些家長看她的眼神有了異樣。因為,陳小云屬于那個陷入輿論風暴中的群體——“無證”幼師。
畢業于一所普通中專的陳小云沒有教師資格證,但其商務英語專業的背景贏得了這所民辦幼兒園的青睞。她坦言,身邊大部分同事都是相近的學歷,相似的應聘經歷。“幼兒教育專業出身的很少,有證的都到公辦園或者貴族民辦園去了!”
駭人聽聞的虐童案發生后,陳小云對肇事老師的冷酷感到非常氣憤,但面對不少人給所有“無證”幼師貼上了“素質低”的標簽,她一臉委屈:“雖然工作壓力大,待遇低,但我從來沒想過拿朝夕相處的小朋友發泄。那些虐待孩子的老師確實需要嚴厲斥責,但她們只是個例!”
幼師陳小云的苦處確實有據可循,據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學前教育系主任楊振興介紹,該校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針對廣東省幼兒教師師資情況的課題調查研究,其中一項關于全省幼教月收入情況統計調查顯示,月薪1000-1500元的比重最大,占43.4%,2000元以上的僅有7.1%,而1000元以下幼教人數占受調查總人數的20.8%,其中發達地區5.8%,欠發達地區27.1%。
持證率低
就算是拿到了幼教資格證,也只有極少人能夠進入公辦園,在供不應求的現實下,民辦園招聘大多不看有沒有證
幾起幼師虐童事件,讓全社會叩問幼師道德素質,把“無證”幼師逼出水面,更牽出了全國幼師隊伍混雜的亂象。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全國有六成左右的幼師未持有教師資格證。
有證的幼師為了更好的待遇,拼命往公辦幼兒園擠,而眾多民辦幼兒園教師不足的巨大缺口,由陳小云這樣的“無證”幼師來填補。
此前,省教育廳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曾經公布過這樣一組數字,根據各地教育局2011年4月上報的數據統計(肇慶市除外),我省持有幼師資格證的共有50723人,占44.4%,“無證”者63580人,占55.6%。
如此低的持證率是不是由于考證條件的苛刻?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學前教育系學前教育專業教授李聞戈介紹,我省持幼師資格證的人員分為兩類:一類是從我國師范類院校畢業,在學期期末考試中通過學校開設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課程考試,并且在全省統一組織的普通話考試中成績達到二級乙等(中文專業為二級甲等)以上的學生,此類師范生在畢業時可以直接申報和領取幼師資格證。
而另一類則是非師范類畢業生和其他社會人員,此類學生需要在社會上參加教育學、心理學補修、測試和教育教學能力測評、普通話考試,成績合格也可以領取幼師資格證。“雖要求不高,但此類持證人員卻不多見。”李聞戈說。
“也不是沒想過考教師資格證,但就算是拿到了幼教資格證,也只有很少的人能夠進入公辦幼兒園,民辦園大多不看有沒有證。”陳小云坦言,教師資格證持證率低的背后,是幼師職業的供不應求:民辦園在難以招人的現實中,大多沒有設“持證上崗”的門檻。
如此一來,這個龐大的“無證”群體便猶如家長心中的一顆“定時炸彈”。
在廣州媽媽網上,對于幼兒教師的素質的質疑聲此起彼伏,家長們紛紛擺出了孩子在園的“苦難記”。“孩子經常在幼兒園碰得青一塊紫一塊,老師總說毫不知情,態度還異常冷淡,這樣的人也能當老師?”家長劉女士痛訴,孩子所在的民辦幼兒園里,幾乎一學期就換一批老師,年輕老師大都不是師范專業畢業。
“無證”幼師魚龍混雜,持證幼師的道德水平也并無量化考核。有業內人士指出,過去對幼師思想品德的考察,幾乎僅限于一份由工作單位或街道辦事處簽寫蓋章的《申請人思想品德鑒定表》,并無將職業道德一項作為重點考察項。
新政將至
實行教師資格統一考試,打破師范類院校合格畢業生“免考取證”的辦法,明年起新入職幼師或須“持證上崗”
事實上,幼師隊伍“持證少、學歷低”的問題已進入了各級政府的視野。
教育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啟動全國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試點工作,首批在湖北和浙江兩省進行試點。
“這個制度就像其他行業的資格考試,以后要進入教育行業的新老師必須通過考試取得教師資格才能被聘用。”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司長許濤介紹,新政將打破師范類院校合格畢業生“免考取證”的辦法,各省市原有的教師資格考試將逐步納入全國統一的考核系統中,由此建立“國標、省考、縣聘、校用”的教師準入和管理制度。
根據新政要求,申請者參加教師資格考試,原則上應具備《教師法》規定的學歷條件,即必須為“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而從浙江、湖北等試點省份的實施辦法來看,各省在學歷條件上又在此基礎上有所上調。浙江規定,報考幼兒園教師資格的應當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這就意味著,所有非師范類中職畢業生均無申報資格。
對于廣東何時實行新政,記者并未從教育部門得到明確答復。
有本地專家透露,新政明年將在全國全面推行,廣東會成為最后一批的實施省份。
“假如廣東也設這樣的學歷要求,以后要陸續清退無證上崗的幼師,像我們這種中專生豈不是想考都沒法考?”小陳又陷入新的擔憂。
事實上,跟她有同樣擔憂的人不在少數。在廣東,有270多所非師范類中專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在讀學生達9萬人。“如果普通中專畢業后不能進入幼兒園工作,估計很多人都不愿意讀這個專業了,那樣幼兒園老師豈不是越來越少?”陳小云很疑惑。
更讓她和同事們感覺“壓力山大”的是,前些天從教育部網站上,他們看過了考取教師資格證的樣題。“考試分筆試和面試,內容考得很細很深,估計連師范院校畢業生都需要花功夫才能通過。”對此,李聞戈和楊振興亦坦言,加深了考試內容有利于保證持證教師的素質,勢必又會有一批人被攔門外。
盡管新政的推出讓不少人惴惴不安,但專家們給予了充分肯定。“不能因為缺口大就降低幼師的上崗門檻或者不設門檻,相反只有設置了應有的門檻,才有可能讓幼師隊伍的素質提升,這是一個方向性的問題。”李聞戈說。
陳小云則希望,政府在規范幼教教師隊伍的同時,也能兼顧他們這些有志于幼教、卻暫無幼教資格的教師利益,讓他們享有平等學習進步的機會,安心任教。
記者觀察
提升幼師存量切勿操之過急
讓幼師“德證兼備”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但掐緊“入口”后,新入職幼師數量的減少似乎在一段時間內在所難免。如何能夠跟上幼兒園數量的增速,不讓幼師陷入“斷流”的境地?
短期來說,保證平穩過渡是關鍵。
首批試點省市的做法給廣東一些啟發:以浙江為例,該省規定2011年及以前已經入學的省內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師班)學生,取得畢業證書后,可以報考幼兒園教師資格。此外,2012年及以后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取得大學專科畢業及以上學歷后,方可以報考幼兒園教師資格。
如此“新老區別”的辦法,除了保障已入學的幼師專業學生的權益外,還給了各院校一個緩沖期和調整期。
而對于存量的提升,專家們的意見是:不可操之過及。
省內過半的無證老師不能全部辭退,而應該是以加強在職培訓等方式,提高在職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品德修養。
長年熱心于學前教育事業的省政協委員吳壇偉提議,相關部門應作出長遠規劃,部署在5年或一定年限內完成全員系列培訓,讓所有在職幼師達標上崗,并設置科學的退出機制。
“要保證幼師隊伍能夠源源不斷地輸入新鮮血液,治本之策還是在于提高幼師崗位的吸引力,而重點就在于提高福利待遇。”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院長盧曉中指出,只要幼師待遇有足夠的吸引力,就不必擔心申請者的學歷和能力不夠格。
提高教師工資,需要政府部門在資金投入和政策上都有所傾斜。其中,對于占了全省幼兒園七成的民辦園而言,資金的扶持尤為迫切。楊振興提議,政府可制定一些實惠政策,如規定民辦幼兒園要為幼師買社會保險。其中,政府可補貼一部分作為激勵,由企業和幼師個人各承擔一部分,由此提升幼師持證上崗的動力。
事實上,在今年的教師節當天,“幼兒園教師達標工程”的推出已給了幼師們不小的驚喜:將“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上崗退費”政策實施范圍擴大到欠發達地區農村幼兒園,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幼兒園任教;公辦或公益性幼兒園的教師納入中小學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兩相當”范圍,與當地中小學教師享受同等工資福利待遇……
“很多教育的舉措不可能立竿見影,但起碼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對于學前教育的重視,以及改進的努力。”這是在虐童事件后,一位網友的反思與觀望。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