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12/07/bf9c7a5a0d333f9ee51109585403bd89.jpg)
北京林業大學生活區,施兵展示他的“熱點教材”。 新京報記者 申志民 攝
拿著活生生的大閘蟹走進課堂;將“范冰冰”“劉翔”“李雙江之子”等新聞熱點寫成“教材”……北京林業大學英語教師施兵“特立獨行”,一年多來,針對社會新聞熱點自編“教材”,并運用到教學上。他的課堂創新受到學生熱捧。
新聞熱點成教學內容
劉翔當選上海體育局團委副書記;六旬老太39年吃掉近8噸石頭,稱石頭香……一個個吸引眼球的新聞事件,不是學生在新聞網頁上看到的,而是來自北京林業大學英語教師施兵老師編寫的“熱點教材”。
昨日,在北京林業大學外語學院教師施兵展示的“熱點教材”中,記者看到,“范冰冰”“劉翔”“陳光標”等社會熱點新聞均在其列。
“教材”為A4紙打印,一共分十多篇內容。所有內容均為新聞熱點,并融入詞匯、語法、翻譯等。
題為《李雙江15歲兒子開寶馬打人,大喊“誰敢打110”》的稿子圖文并茂,除呈現新聞事實外,還在“發生沖突”、“頭部被打傷”等詞語后面加入相對應的英語詞匯,要求學生“熟讀,提高翻譯能力。”
題為《外地蟹用洗蟹粉洗白 冒充正宗陽澄湖大閘蟹》中,針對“正宗”“透露”等詞匯,辟出空格讓學生用英語填空。
起早貪黑編熱點
施兵老師被學生們稱為“兵哥”。人人網上,多個學生圖文并茂大曬課堂內容,“兵哥英語課堂上買了個螃蟹,目的是為了課堂生動形象”“兵哥教學方式新穎獨特”。
19歲的北京林業大學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大二學生王君琦稱,大家對新聞熱點事件比較感興趣,學習中很有趣味,希望施兵老師將熱點進行到底。
施兵稱,自編“熱點教材”是他一年多來在教學中的創新,旨在迎合90后學生們的口味,如果只講教材,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不大;適當添加自編的熱點內容后,發現學生們精氣神十足。
施兵稱,為找到有趣的新聞熱點并編進教材,他往往起早貪黑,花2到4個小時甚至一天去編寫。并盡可能融入一些教材中要講的同步詞匯。
“英語課堂如果像《非誠勿擾》、《中國好聲音》那樣受歡迎,學生豈不是更開心”,施兵表示,將繼續在課堂上創新。
■ 故事
上課帶螃蟹為學生提神
“施老師帶著一只活生生的螃蟹走進課堂,螃蟹張牙舞爪。”中國林業大學大二學生王同學回憶稱,11月中旬,施兵老師給他們上英語課,帶進課堂一只大螃蟹。
王同學稱,螃蟹進課堂后,全班都樂了,“然后,施老師將螃蟹當課堂教學切入點,來了一次大串講,比如,螃蟹的特征、飼養情況、美食,讓大家‘選詞填空’‘快速閱讀’,發揮想象講述與螃蟹的故事”。
針對螃蟹進課堂,昨日,施兵稱,螃蟹是他從清河蔬菜水產批發市場花75元買的,因為學校禁止帶貓狗等寵物進課堂,帶只螃蟹,“不僅僅給學生提神,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一舉兩得。”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