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12/10/83ffecb7c25f24abba187140d13f3a15.jpg)
圖為安芯在向讀者分享自己過去一年的義工見聞。劉相琳 攝
當大部分大學畢業生在為找工作、考研、留學所忙碌時,22歲的重慶女孩安芯卻選擇了義工旅行,用三分之一的時間旅游,三分之二的時間做義工服務。8日,安芯攜旅途見聞《安心的義工旅行》在重慶西西弗書店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在5個國家的義工之旅。
1989年出生的安芯,2011年畢業于暨南大學統計學專業,畢業后她并沒有立刻找工作,而是選擇去東南亞義工旅行。她用300天的時間,花費1萬元走過5個國家,參加了8個義工項目,把自己在途中的所見所感集結成一本13萬字的書并拍攝了5部DV,希望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更多想投身公益事業的人。
“在西方國家,間隔年(GapYear)旅行是一種很普遍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在畢業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長時間的旅行,讓自己更好地了解自我和現實社會,從而更好融入社會。這方面在國內還比較少有。”安芯說真正促使自己決定義工旅行是2010年在美國加州圣迭戈交換學習時,她了解到“間隔年”的概念,回國之后便開始策劃自己的畢業“間隔年”,在考慮再三之后選擇了其中最實惠也最富有愛心的“義工旅行”方式。
在國內,大學畢業后間隔一年去遠行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可能是不現實的。而安芯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在西藏神仙山志愿者之家做過“職業媽媽”,在泰國自閉癥中心給這些被稱之為“來自遙遠星球的孩子”當老師的同時,也會抽空去探尋“性都”芭提雅的性工作者背后的辛酸,但是讓她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在印度特里莎修女之家做臨終關懷,如此近的接觸到死亡,讓她覺得死亡不再是悲傷的事情,該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
“旅游途中有很多人通過各種方式向我詢問間隔年或義工旅行的方案”,安芯說間隔年不一定要發生在大學畢業之后,從高中畢業后,或者更小之時,將零散的假期時間匯總到一起,分時段、分地點地去做義工,去遠行,去打工,讓生活更有意義。
安芯坦言,從健康人到各種特殊人群,短暫的一年義工之旅讓她看盡喜怒哀樂、世間百態,在行走中成長了不少。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像她一樣,以旅行體驗世界,用愛心回饋社會。(劉相琳)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