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北京市教委獲悉,《北京市城鄉新區一體化學校建設管理辦法》已正式出臺,明年北京將在已有15所城鄉一體化學校基礎上進一步擴容,繼續在人口聚集的城鄉新區建設一批高質量學校,以應對即將來臨的小學入學高峰。每所城鄉一體化學校將連續三年獲得市級財政每年200萬元的獎勵支持。
15所城鄉一體化校名單北京實驗二小朝陽學校十一學校亦莊實驗小學首師大育新學校(回龍觀)東交民巷小學馬坊分校北京二中通州分校
景山學校遠洋分校
光明小學懷柔分校
首師大附中永定分校
北京四中順義分校
人大附中永寧分校
北京小學萬年花城分校
鐵二中長陽分校
北京交大附中密云分校人大附中二分校
北師大燕化附中
■今年建設
15所學校增9492個學位
據市教委介紹,隨著北京城市規模及人口的不斷擴大和人口增長周期性變化,未來三年全市小學學齡人口將進入新的高峰期,現有中小學資源總量明顯不足。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全市人口分布的變化,原有中小學的布局已不能適應新的教育需求,呈現出結構性失衡。
針對這一情況,市教委在充分調研全市教育資源現狀和需求的基礎上,在城鄉接合部、城市功能拓展區、新城建設區優先實施了城鄉一體化學校建設工程。將城區名校資源與現有的農村地區學校結合,實行“同一法人、一體化管理”的模式,通過選拔校長、教師、共同教研等軟件輸入的方式,幫助農村校盡快提高水平。今年,“建設城鄉一體化學校”被列為市政府為群眾擬辦的重要實事,投入約2.4億元重點支持建設15所學校。
在這15所學校中,除東城、西城外,其他每個區縣各有1所,其中小學建制的學校5所、初中2所,完中4所,12年一貫制學校2所,9年一貫制學校1所,純高中1所。市教委介紹,本次重點建設完成后,可新增學位約9492個,其中小學學位7166個。
■區域分布
新增學校集中在城鄉新區
市教委委員李奕介紹,實施城鄉新區學校一體化管理,不是簡單的建設一批優質學校,而是要探索和建立一套城鄉新區一體化學校建設發展的長效機制,從最初的捆綁式發展,到輸入校借力提升,最終實現自主發展,各有特色,從而帶動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2013年,市教委將繼續聯合有關部門,指導區縣和學校推進新的城鄉一體化學校建設,擴大建設范圍,新建學校數量將是今年建設學校數量的1倍。按照計劃,2014年全市還將新建15所城鄉一體化學校。
據悉,新增學校仍將集中在城鄉接合部、人口聚集區、城鄉新區等學位明顯不足、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地區,以朝陽、海淀、大興等區居多。明年將不再兼顧一個區縣一所學校的標準,而是采取區縣申報,市教委審定的方式選出,入選學校集中在“北京中小學三年行動計劃”中重點建設的200所中小學范圍內。此外,選定學校將以曾與名校結對、開展名校辦分校等與名校有交流基礎的學校為主,同時也將兼顧部分新增小區配套學校。
■配套措施
200萬元支持培訓課改
為推動城鄉一體化學校建設,北京制定了《北京市城鄉新區一體化學校建設管理辦法》,將于12月21日起正式實施。
辦法規定,城鄉一體化學校輸入和輸出雙方區縣教委要在“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框架下,簽訂輸入學校托管協議。輸入校校長選派,在尊重輸出學校校長意愿基礎上,經雙方區縣教委商定后,由輸入區縣教委任命,實施屬地管理;輸入校的書記由輸入區縣選派。
記者了解到,如北京交大附中密云分校、人大附中二分校的校長均由本校選派的管理干部擔任。一體化管理的學校應建立校區之間干部教師定期輪崗制度,兩校之間要實現課程統一、教材和教研統一。
依據新辦法,市財政將連續三年對資源輸出學校予以獎勵,每所輸出校每年可獲獎勵200萬元,對于同時可能承擔幾所農村校的資源輸出的名校,則采取獎勵疊加的方式,如人大附中因有兩所輸入校,每年至少可獲得400萬的支持。這筆資金可用于教師培訓、課程改革,對輸出校教師交通補助以及由于輸出教師導致輸出校師資不足而外聘教師的費用等。
同時,辦法還將賦予學校用人自主權。新校區教師采取全市或全國招聘的方式統籌解決,為資源輸出學校在高層次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單獨審批進京指標。新政策為學校吸引人才“大開綠燈”,如十一學校亦莊實驗小學的校長是來自上海的教育專家李振村,該校還招聘了10余位全國優秀名師,今年新進的畢業生均來自211、985名校,為解決新教師的住宿問題,大興區政府特為他們每人提供了一套公租房。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