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要放遠,可分成不同階段進行———
雖然北京各高校規定學生于大學三年級正式實習,但現如今不少單位中不僅有高年級學生在實習,甚至出現了大一新生年輕的面孔。大學生實習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大學生何時踏出校門實習才好——針對學生們普遍關注與疑惑的問題,筆者采訪了有關的就業專家。
●目光放遠,經驗第一
針對大學生實習是否會影響到學業的問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趨勢就業與求職調研專家韋平偉表示:“如果學生因為實習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去上課,那無疑會影響學業。但是若能有效利用大學生活中的課余時間,包括每年兩個假期,那么實習對學生學業的影響將是微乎其微的。”
“有同學抱怨,實習沒有工資或者過低,針對這一問題,我認為如果學生在實習期間能遇見一個真心肯帶你的‘師傅’,哪怕沒有工資反而天天請‘師傅’吃飯都是值得的。有時候適當放棄自己的權利是可以的,也許你感覺實習讓你很無奈,但其實也許更無奈的是帶你的‘師傅’,有教會你的時間他可能已經將那件事情做了好幾遍了。哪怕你遇不到這樣的老師,你還長了一雙眼睛,可以自己去看,更可以用心去領悟”,韋平偉建議學生們應從長計議,有時候可以適當放棄某些權利。
鑒于實習中學習經驗的重要性,韋平偉特別提醒廣大學生要注意實習單位的選取,切勿讓實習等同于打水、掃地、擦桌子。“學生在確定要開始一份實習之前,完全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實習單位需要什么樣的人、實習生會被安排做什么工作、單位的精神氣質等等方面。選擇做什么在于學生自己,如果了解到實習就是打水、掃地、擦桌子或是其他簡單勞動,那為什么還要去?大學生要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事情、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實習可分成兩個階段
韋平偉認為,大學實習可分為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第一個階段為大一大二甚至包括大三上半學期的實習,第二個階段則為剩下的一年半期間內的實習。韋平偉建議,畢業后不打算考研繼續深造的同學們,實習最好從大一就開始。
“處于第一階段的實習,大學生的實習目的并不明確,對自己的專業認同、自我定位甚至未來發展目標都很模糊。其實,這個階段說白了就是讓學生試挫的過程。在這個階段學生很可能受到所學專業限制,通常會單單從專業角度考慮實習方向,比如新聞專業的學生會去各類媒體實習,法律專業的學生則到法院等相關單位實習。”
針對第一階段的實習,韋平偉建議:“找實習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比如興趣、特長、小時候的理想以及國家經濟發展趨勢等。我一直鼓勵學生利用好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在每一個假期到完全不同類型的企業實習。只有做了各種嘗試之后,才能在這兩年半的時間里發現或是培養出擅長的東西,知道自己的閃光點與興趣點。而且也許有些學生會發現自己喜歡的職業與自己所學專業無關。”
“學生到第二個階段時就應該有一個比較明晰的職業規劃了,清楚自己想從事何種職業。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己職業定位找實習,帶著極強的目的性在實習中注意學習以后工作中用得到的技能,而且最好到有職位空缺的單位去實習。”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