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周,在漢口唐家墩某公司上班的高女士,不得不頂著“早退”被扣獎金的風險趕到女兒所在的學校“上班”——幫女兒打掃教室清潔。
孩子教室的清潔為何需要家長出馬?高女士說,女兒是漢口某知名小學一年級學生。開學初,老師即公布了一張清潔值日表,全班40名學生,每4人輪值一周,本學期總計22周,每個學生差不多輪兩回。
本來合情合理的事,誰知落實起來就變了味。有些家長來接孩子時,看到孩子在做清潔頓生憐意,干脆把袖子一卷自己動手。起初只是少數幾個家長代勞,后來主動幫忙的家長越來越多,現在已經形成一個“潛規則”:值日表上是哪個學生的名字,放學后就由其家長負責做清潔。
校園清潔”潛規則”究竟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記者近日隨機對14所小學進行調查,發現校園保潔城鄉有別。
漫畫 彭翠琳
遠城區:掃地、擦窗戶樣樣都行
11日下午4:30,東西湖區將軍路小學,學生們背著書包陸續從教室里走出來,站在操場上排隊,只待老師發出“放學”的口令,而家長們一律站在校門外等候。
10分鐘后,校園安靜下來,只有做清潔的學生還在忙碌。記者在一(2)班教室看到,一個瘦瘦的男生一腳踏在窗臺上一腳踩在課桌上,麻利地擦著玻璃,另一個男孩則在下面幫其扶著桌子。擦窗戶的男生名叫黃鈺涵,他是當天值日的四個人中個子最高的,所以由他負責擦窗戶。
教室另一側,男生季俊剛和萬世偉正在分組掃地,兩個小家伙個頭均不足120厘米,掃起地來十分過細,連靠墻的桌子角也掃得干干凈凈,中途季俊剛撿到一支鉛筆,默默地走上講臺放進收納盒中。
班主任潘漢芳說,為了培養學生們的責任感和勞動意識,班里制定了“智慧中隊清潔表”,將教室內外的環境維護任務下放給每一位學生。
記者在黑板前一張名為“一(2)班智慧中隊清潔表”上看到,諸如室內清掃、提(灑)水、擦前門、擦講臺衛生墻、擦黑板、擦走廊窗戶、擦洗飲水機、擦洗勞動架、打飯、打菜等“工作”均注明了具體負責人。
“不累呀,我在家里還幫媽媽拖地、洗碗呢。”因一直忙著擦窗戶,黃鈺涵的額頭上已滲出汗珠,他擦了擦汗又轉頭去洗抹布。
中心城區:孩子一動手,家長就叫停
12日下午5:40,記者在武漢育才第二小學看到,校園里滿是前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記者注意到,許多孩子一走出教室,隨手將書包甩到家長手中,家長順勢將書包轉移到自己背上,親子間的配合已形成一種默契。
一(7)班教室里,課椅被碼在課桌上,五六個家長正忙著做清潔。一個小男生拖著一個濕漉漉的拖把沖進教室,還沒拖兩下,一位家長馬上攔下,“我來,我來!你到教室外面等著,莫把衣服搞濕了。”小男生貌似不太情愿,但最終還是放下拖把走出了教室。“媽媽不讓我搞,我也沒辦法。”當記者詢問他為何不幫忙做清潔時,小男生一臉無奈。
十來分鐘后,家長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小男生又跑進教室,想幫忙把課椅從課桌上搬下來,又被家長叫停,“哪個要你充能,莫把腳打到了。”小男生只得放手,默默地走出教室。
從一樓到四樓,記者探訪了一至三年級的十多個教室,發現一二年級教室的清潔衛生基本上是由家長代勞,走廊、樓道的保潔由保潔工負責,只有少數孩子留在教室里象征性地幫一下忙,到了三年級,家長代勞的現象才明顯減少。
城里家長有“三怕”
八成城里伢直言很少動掃帚
此次調查的14所小學中,記者僅在3所小學看到家長代做清潔的現象,而這3所小學都是位于中心城區的知名小學。
教室的清潔為何不讓孩子自己打掃?記者現場采訪了三十多位家長,家長的說法不外乎“三怕”:怕孩子太小不會做,做了也做不干凈;怕孩子動作太慢,耽誤了培優或回家吃飯;怕孩子累著了,上了一天學,想讓他們休息一下。
到底是孩子怕累不想做,還是不會做?針對這一問題,記者對230多位中心城區小學一年級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結果近七成學生表示自己會掃地、擦桌子等一些簡單的勞動,有三成學生坦言自己不會。值得一說的是,有超過八成的學生直言自己在家很少動掃帚,因為家長不要他們動手。
“媽媽說我的主要任務是搞好學習,其他的事不需要我插手。”7歲的萱萱說,“感恩節”的時候,老師曾經布置過一個家庭作業,請大家回家后幫家長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她本來想幫媽媽拖地,結果被媽媽推到了書桌前。
“流動花朵”學校不請保潔工
日常清潔是“小兒科”
而在“流動花朵”較集中的將軍路小學、武藥小學、西馬路小學、三眼橋小學,當談到當值日生為班級做清潔時,孩子們的反應甚至有些期待,“我不覺得累,挺好玩的。”
“我們學校沒有請一個保潔工,所有的清掃維護工作都由老師和學生完成。”武藥小學校長陳麗秀說,該校有200多名學生,大部分是“流動花朵”,父母終日忙于生計,生活的現狀讓這些孩子不僅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活兒。所以,掃地、擦桌子、擦窗戶這些校園日常清潔工作,對學生而言就是“小兒科”。
將軍路小學德育校長孫春鳳認為,孩子愛勞動、勤動手,從某種意義來講與他們的父母肯放手是分不開的。她說,該校1750多名學生,80%以上是農民工子女和留守兒童,家長常年在外打工,許多孩子小小年紀還得照顧弟弟妹妹。有些家境不錯的獨生子女,在這種氛圍影響下,也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掃地、擦桌椅雖然是小事,但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勞動意識,并非是有的家長眼里“吃力不討好”的事。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小學槍擊案引發美國大爭論 槍擊悲劇為何不絕
奧巴馬在槍擊案小學演講 稱兇手殺戮行為似惡魔
海口秀峰小學:活動板房雨天積水嚴重
美國警方公布小學槍擊案遇難者名單
奧巴馬下令降半旗為康涅狄格小學槍擊案遇難者致哀
2012海口小學生運動會開幕 檢閱小學體育發展水平
美國一小學發生槍擊案造成近30人死亡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