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12/17/04140e00b9b182b8ed3d820e53fe7827.bmp)
最近一條專門寫給年輕準爸爸媽媽的微博在網上引發(fā)了關注,一位消化科醫(yī)生曬出了部分寶寶們誤吞的異物,寶寶們吞下的東西五花八門,其中最多的還數鋼镚。兒科與消化科醫(yī)生都提醒,小兒誤吞異物并不少見,1歲左右寶寶最為危險。家長在監(jiān)護時要特別小心,同時也要學習一些緊急處理措施。
消化科主任曬異物
寶寶們誤吞下的鋼镚最多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微博號@華西胡兵)在其微博上曬出一組圖片,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組圖片中曬出了眾多被寶寶們誤吞下肚的小物件,有衣服上的吊飾、鐵質的五角星甚至是圖釘等等,其中硬幣鋼镚兒最多。@華西胡兵寫道,這篇微博是專門寫給年輕的媽媽爸爸和準媽媽爸爸的,小孩子無知就無畏。圖中“活生生”的教訓讓網友們議論紛紛,不少網友都表示要把家中的小東西藏起來,也有網友開玩笑地說,“當爸媽的要把孩子當賊來防,別讓他們吞掉你們的零錢!”
南京病例
記者從南京幾家醫(yī)院了解到,小兒誤吞異物并不少見,醫(yī)院幾乎每月都會收治到相關的病例。而小孩子吞下的異物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圍棋、大頭針、扣子、發(fā)夾、硬幣、圖釘、耳環(huán)、玩具小零件等,有的小孩甚至還吞下了U盤的蓋子、指甲鉗、哨子等等。如果是比較小并且圓潤的異物,孩子可能通過糞便自行排出,但有些異物如果誤吞,是非常危險的。
?誤吞紐扣電池“燒”壞食管
記者從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消化科了解到,該科就曾經收治過因為誤吞紐扣電池而將食管腐蝕的病例。
這個8歲的小男孩白天誤吞了紐扣電池,傍晚才告訴家長,家長急忙將其送醫(yī)。醫(yī)生在胃鏡下反復嘗試才將兩塊紐扣電池取出。但在取出過程中發(fā)現(xiàn)電池已被胃酸腐蝕,紐扣電池中汞等重金屬以及酸堿物質滲出,腐蝕了食管,并形成了狹窄,最細的地方連1毫米都不到。小男孩不能吃也不能喝,每天只靠輸營養(yǎng)液來維持生命。后來消化科克服了連胃鏡都下不去的困難,為小男孩“撐”開了被腐蝕的食道,小男孩才又可以正常進食。
半粒花生米引發(fā)反復肺炎
“除了誤吞異物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誤吸異物,也比較危險,有時連病史都問不到,家長都不知道什么時候發(fā)生的,小孩又嗆到了什么。”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兒科胡毓華主任醫(yī)師告訴記者,他們就收治過這樣一個病例,尋找小孩子誤吸的異物,也是一波三折。
“這個小孩檢查有肺部相同位置反復炎癥的情況,入院時有喘鳴,連呼吸都困難。”但第一次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沒發(fā)現(xiàn)異物,在第二次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了半粒花生米。原來“埋”得較深的花生米被肺部的水液泡腫后,又被肺部組織“掃”了上來,才被支氣管鏡給“揪”了出來。
醫(yī)生提醒
1歲小孩最要當心
胡毓華主任醫(yī)師告訴記者,從收治患者的情況來看,各個年齡段小孩都會出現(xiàn)誤吞、或是誤吸的情況,但是其中1歲左右的寶寶最要當心。胡毓華說,長到一歲左右的寶寶,無論抓到什么東西都喜歡往嘴里塞。如果這時候小孩身邊有散落的小物件,家長又沒有當心,很容易被誤吞下去。
另外,3歲以內小孩吃東西也要非常小心。胡毓華說,從生理上來說,3歲以內的寶寶咀嚼功能還未發(fā)育完全,吞咽動作仍不健全,吃顆粒狀的東西時很容易被卡到。其次,在小孩咀嚼能力還不完善前,不要喂那些不易嚼碎顆粒狀的食物,如花生、玉米粒、瓜子等。也不要給3歲內的小孩喂食果凍、口香糖等膠狀的食物,以免出現(xiàn)窒息。
卡在咽喉部最危險
“如果是異物誤入了氣管,異物到肺部的情況還算比較好處理的,如果誤吞的較大的異物卡在了咽喉部,這是最危險的。”胡毓華主任醫(yī)師說,這時候小孩會出現(xiàn)窒息、缺氧的癥狀,搶救的黃金時間只有四五分鐘,一旦錯過這個時間,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后果,甚至是窒息死亡。
比起氣管內的異物,消化道里的異物表面上不像那樣兇險,但仍可能有非常大的危害。比如硬幣、項鏈墜等金屬物品誤入消化道內,如果不及時取出,可與消化道黏膜摩擦,引起黏膜糜爛、出血,尖銳的物品可能刺穿消化道壁,同樣還威脅孩子的生命安全。腐蝕性的物品,比如紐扣電池,如果卡在喉嚨、食道里,泄漏出的腐蝕性酸性物質幾小時內就可把喉嚨或食道燒出個洞來,還會堵塞氣道,引發(fā)窒息。
養(yǎng)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很重要
專家表示,要防止小孩誤食、誤吸食物,家長有很多功課要做。首先是家長監(jiān)護要十分注意,孩子太小好奇心很重,不要在孩子身邊遺留瓜果皮核、硬幣發(fā)卡等零碎的東西,不要給小小孩購買可以拆卸小零件的玩具。
另外養(yǎng)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很重要。“很多家長會追著小孩喂飯,或是讓孩子邊玩邊吃東西,這其實都是很危險的。”胡毓華主任醫(yī)師說,孩子要從小養(yǎng)成安靜吃飯的習慣,也千萬不要讓孩子嘴里含著東西跑跳,不僅是年齡小的孩子,即使年齡較大的孩子,也難保不出危險。
家長急救指南
當大孩子出現(xiàn)異物卡喉:
可以從后方環(huán)抱住孩子,將一手握拳,另一手放于其上,并置放在病人的肚臍和胸骨的劍突間,用力向著病人的后上方撞擠,這樣可以短時間內造成胸腔壓力增加而把哽住的異物擠出。
?當小朋友出現(xiàn)異物卡喉:
可以小臂托住小孩胸腹部,并保持頭低腳高的位置,另一手在背后肩胛骨之間用力拍擊4次,無效時可雙手向腹部向上推壓數次。這樣通常會幫助嬰兒咳出異物,如果嬰兒咳得不像開始那么厲害,可以正常呼吸了,就可以扒開他的嘴看看,如果可以看見東西在他的嘴里或咽喉部,可以用手指夾出來。
誤食尖銳或腐蝕性物體:
及時送醫(yī),讓醫(yī)生來處理。催吐要謹慎,因為催吐有時反而會使異物誤吸入氣管而發(fā)生窒息,尤其兒童更易發(fā)生。誤服體積較大的異物時,不要用喝醋、吞飯等民間方法,因為醋酸會對傷口造成刺激、腐蝕,引起炎癥;吞飯則有可能讓異物刺入食管更深。
誤食較小的圓潤物體:
如果是進入消化道,一般可以通過糞便自行排出。家長可在誤食后1-2天給孩子多食用一些含植物纖維較多的食物,并且注意每天觀察大便。如果沒有排出,需及時就醫(yī)。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