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大學招辦宣布,今年高招“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選拔中首次啟動“元培綜合評價系統”,該校280余名教授參與選拔,每位申請者至少要面對12名不同領域專家的考核。“建立‘元培綜合評價系統’后,北大就有了自己的人才選拔標準。”北大招辦主任秦春華說。
7名校推生未獲北大認可
通過“元培綜合評價系統”,今年全國共有417名考生獲得北大認可,其中包括45名北京考生。
據介紹,此次選拔中,全國292所中學共向北大推薦了425人,初審環節有1人未能通過,剩下424人進入面試。7人未獲認可。北大對此解釋說,這些學生并不是不優秀,只是不符合北大的招生要求。
什么樣的人才適合北大?秦春華認為,北大喜歡有好奇心、有興趣和有社會責任感的學生。
最終有417人獲得北大認可,獲得了10分、30分、60分和過一本線即可錄取等不同程度的降分優惠。據了解,有不足30%的候選人會獲得過一本線即可錄取的最高優惠,北京候選人考生獲得這一優惠的比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12位專家考核1名申請人
“我們就是想把分數去掉,像闖關一樣,一個一個去嘗試,而在每一關口都有若干個人來評價,每個環節都是匿名投票。”秦春華說,“分數不能反映學生的理想、抱負、興趣和好奇心等,而這恰恰是我們所看重的。我們現在不把注意力放在以分數評價學生的生源競爭上面,這樣的比拼沒有意義,關鍵在于能否培養出若干影響甚至改變世界的人物。”
“元培綜合評價系統”,北大醞釀了3年之久。此次選拔中,共有280多名教授參與,每位申請者要接受12名以上來自不同領域專家的考核,依次經歷初步審核評價、學科基礎面試、綜合面試、隨機抽查筆試和體質測試。之后系統會給出結論,再由18人組成的專家委員會依次分析每位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決定其是否獲得推薦資質。
北大有關負責人表示,過去更多是依賴外部條件比如校長認可或者面試成績來選擇學生,有了這套系統,北大對學生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校長們推薦學生也不再只看分數。例如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今年推薦了一名年級成績排名第28的學生,成績雖然不是最拔尖,可是這個學生在各個環節表現都很優秀,他自己還騎自行車環游全國。
往屆校長推薦生很優秀
北大招辦負責人表示,根據北大對在校學生的追蹤調研,“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學生的學業成績積點比其他學生平均高出0.18(積點最高值為4),在社會服務和獲獎方面高出近20個百分點,在本科生科研方面高出8個百分點。該負責人特別解釋說,學業成績積點是一個綜合評價,每差0.1就需要在學科成績上高出很多。
此外,本次“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選拔還增加了體質測試環節,依據北大統計,78%的學生通過考核。北大表示,未通過體測的考生并不影響今后錄取,我們主要是倡導學生加強鍛煉,重視身體素質。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于丹談"被北大學生轟下臺":這事我做得問心無愧
北大學生談語文學習經驗
北大2013校長推薦生公布 北京45人占比最多
417人獲北大“校推”資格 最高可降至一本線錄取
校長推薦進北大學生須過五道關
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啟動"綜合評價系統"
北大教授稱北大淫棍太多遭起訴續:當事人美國隱身
民國上大學花多少錢:1930年北大報名費三塊大洋
2013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 北大清華復旦蟬聯三甲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