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指標,有些不必當真
????看排行榜,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這個答案在許多業內人士眼中,無疑是評估指標。而這恰恰是很多學生忽略的問題。
????評估指標的合理性和數據的客觀性是一個排行榜能成功的關鍵。國內的一家機構曾經推出大學排名的調查,其中一個指標是畢業生質量。這個指標讓許多人看得百思不得其解,“是指畢業生的就業率,畢業后的薪水,還是就業單位?很難找到這項指標的清晰解釋,而這個指標是如何具體落實的,更是不甚了然。”滬上一家大學的統計學副教授章老師表示很疑惑。
????除了每個重要指標是否設計得合理和科學外,評估過程是否透明,數據采集是怎樣完成的,各項指標的具體得分是什么,也是推斷這個排行榜是否能為自己提供重要信息的因素。
????程瑩是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她所在的機構推出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自2003年發布以來,得到了許多國家的主流媒體、世界著名大學的網站和年報、Economist和Nature等學術刊物的重視。據她介紹,交大版排行榜的參考指標一共有6項,每項都有說明和權重,為了避免主觀性,研究人員不采取深入調查的方式,所有數據皆由第三方提供。事實上,國際上的知名排行榜發布機構在收集數據時,一方面依靠學校授權,另一方面從具有公信力的數據公司即第三方獲取,總體來說社會誠信度較高,數據還是比較真實和客觀的。
????不過,即使這樣,各大知名排行榜仍然受到詬病。前不久,美國最受關注的US News大學排行榜爆出丑聞。美國名校喬治·華盛頓大學被逐出US News大學排名,因為該學校在提交有關新生在高中階段排名的數據有誤。US News被指責沒有核實學校提供的數據。
????看榜人可以相信哪些數據?在程瑩看來,那些不是從學校直接取得的數據更可信。另外,能保證每個指標的得分可以公布和檢驗,發布機構還能提供核查數據的途徑的排名顯然更完善更準確。
????當然,即便如此,也不要過于迷信這些排行榜。因為許多設計完美的指標在現階段的技術條件下并不容易實現。“實際操作起來往往難度很大。不是找不到適合的指標就是有了指標卻采集不到數據,又或者采集難度太大,方法也不可靠。”對此,程瑩頗有些無奈。事實上,他們機構在做一個世界研究型大學數據庫的計劃,向1200個研究型大學發問卷收集數據,盡管500強大學中有超過50%的回收率,1000強大學中這個數據達到了70%,但仍然有一些大學沒有回復。另外,統計來自不同渠道的研究經費也很難操作,很多學校提供不出來,這就和當初的設計有一定差異。
????類似的困難在國外發布機構也不鮮見。來自俄勒岡州里德學院的校長約翰·克魯格顯然很同意這個觀點,“所有的排名都不能準確地計算出一個大學的學術能力和它對學生的幫助程度,因為它們的數據不見得真實和可靠,評估的方法也未必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