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新聞聯播》留守兒童一幕看哭很多人 爸媽回家
    來源:百度新聞  作者:  時間:2013-02-05 08:45:01

      這個留守家庭很特殊

      沒帶一件新衣服,甚至沒給孩子們買顆糖,田學美說,她和丈夫就這樣匆匆忙忙地回家了。

      兩口子外出務工,養活家中4個兒女,相對一般的留守兒童家庭,他們不回家的原因,則顯得更加無奈。

      重組家庭4個兒女要養

      “我們家4個孩子,3個女兒,1個兒子,全部被留在了老家。”2001年,田學美的第一任丈夫因病離世,留下了不滿4歲的兩個女兒。次年,她與王元平經人介紹結婚,此后生下了一兒一女,小敏和王杰。

      早在2008年,為了供養孩子們長大,一直在家務農的王元平就跟著同村的老鄉們去了上海打工。當年春節,小兒子王杰出生,田學美因難產差點沒能挺過來,王元平回家了。

      “當時我就想,一家人要完完整整在一起,外面再能掙錢,那也不是家。”但王元平的想法很快被改變,家里4個孩子需要供養,每月的開銷,不是他在老家務工所能承擔的。

      4個孩子分開寄養

      2009年8月,王元平帶著體弱的田學美和小兒子一起到上海打工,但外面的生活遠比想象的艱難。半年后,王元平托人把兒子從上海帶回老家,此后,4個孩子兩人一組,分別跟著爺爺奶奶和外婆居住。打那以后,王元平和田學美就跟著同就同鄉輾轉各大工地掙錢,再沒回過家。

      每半月通一次電話

      “2009年離家時,我大女兒才10歲,我怎么會不想回家。”田學美記得,離家時,從上海到開縣的路程坐大巴車得走48小時,路費是250元,這幾年雖然沒回家,但她從同鄉口中知道,現在回家坐大巴車只需不到24小時,但路費由此前的250元漲成了650元。

      回家還是省出路費?兩口子3年來一直選擇了后者。每半個月打一次電話,是她和4個兒女的約定,但每次通話時間,田學美都會小心翼翼地控制在5分鐘內,“不敢說太久,一說久了孩子們就會問我啥時候回來,一問我們就都會哭。”

      過年,田學美辛酸的親情賬

      過年回家,是田學美覺得最虧欠孩子的一筆親情賬。

      “我們每月扣除1100元的房租和生活費,再準時郵寄1000元錢回家后,還能剩余幾百塊。”田學美說,丈夫偶爾會竄個工地加加班,算是找點外快。今年,兩口子一共攢了3300元,本打算全部寄回家給孩子和老人,但這次回家路費就得全部花光。但田學美說不后悔,因為除了過年回家,她沒有別的辦法能去補償內心對兒女們的虧欠。

      養活4個娃娃 3年不回家有苦衷

      開縣月霞村,一家人高興團聚(左一是二女兒、左二大女兒)。

      28歲的李蕓是開縣上橋中心小學三年級1班的班主任,班里29名學生,留守孩子就有24名。孩子們的父母,主要在上海、廣東、福建等沿海城市打工。田學美的小女兒8歲的王小敏就是24名孩子中的一員。

      說到父母孩子抹眼淚

      “留守兒童比同齡的孩子們更成熟,小敏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個孤獨的孩子,但她很懂事。”李蕓說,有天早上小敏沒來上學,“我就跑到她家去,她奶奶不知道她逃學,她說已經請假了。”

      李蕓說,自己當時覺得很驚訝,后來才知道,因為小敏的奶奶不識字,沒法輔導學習,小敏沒有完成作業,所以才不敢來學校。“沒有父母可以依靠,孩子很孤單。”后來得知中央電視臺要來給孩子們錄制視頻,于是她立馬想到了小敏,孩子在電腦上一看到媽媽就失控大哭,這樣的反應讓一旁的李蕓也哭了。

      李蕓回憶,有次她在講《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時,談到“每逢佳節倍思親”,“我看到班里那些留守孩子都在悄悄地抹眼淚,每次談及父母這樣的話題,在我們這樣的學校總會顯得很沉重。”

      不過今年,上橋中心小學三年級1班24名留守兒童的父母,都回到了家中,李蕓說,這是她從教6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圓滿春節。

      七成學生是留守兒童

      重慶開縣上橋中心小學校長陳寶福告訴重慶晨報記者,上橋中心小學一共有172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128名,占74%以上。

      “這些留守兒童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學校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設立專門的視頻聊天室,關愛留守兒童。”陳校長說,但孩子們每次和父母視頻聊天,都是抹著眼淚結束,“我們很清楚,物質條件再充裕,也無法填充骨肉分離留下的情感空白。” (本版圖/重慶晨報首席記者 高科 攝 文/重慶晨報首席記者 王珊 實習生 黃笛森)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留守兒童石敬佩:為了孝敬奶奶每天存下五毛錢
    湘西九歲留守兒童:孝敬奶奶 每天存下五毛錢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檢出率高達57.14%?刺痛了誰?
    五部委聯合發文關注留守兒童:你的未來不是夢
    9歲撐起一個家 誰來撐起留守兒童的天?
    中國將建立16歲以下學齡留守兒童登記制度
    最美新娘的婚禮上來了47名留守兒童

    ?

    ?

    (編輯:鄭克姍)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