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何三杰夜晚值班時打掃校圖書館崗亭周邊
今年農歷除夕夜,華中農大圖書館后面的崗亭亮著昏黃的燈光,何三杰在此值班。他坐在崗亭中看著不遠處一簇簇絢麗的煙花劃過夜空,眼角有些濕潤。這個連續兩年寒假留校過春節的大三學子,強忍著一腔對家的思念留校打四份工,只為完成父親臨終的重托:“俺這輩子兩個娃兒沒拉扯大一個,你要照顧好你娘和你弟!”
●身兼四職
除夕夜里校園守歲
冬日的華農校園寂靜一片,而最早打破這片寧靜的就是何三杰。從上月23日開始,每天清晨6:30,該校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班大三學生何三杰,就到學校水產樓實驗室喂魚,開始他一天忙碌的兼職之旅。“俺最喜歡的是泥鰍,它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生存,不像金魚那樣嬌生慣養。”何三杰說,他一人身兼多職十分累,但每天看看泥鰍,就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上午7:30,何三杰又趕到薈園8棟打掃衛生;下午,他還要到校體育館當保安;而當夜幕深沉,何三杰將迎來他最難熬的一份兼職——到校圖書館的崗亭值勤。
崗亭窗外寒風凜凜,吹得落葉簌簌作響,偶爾從南邊的村子傳來幾聲狗吠。每晚10:30到次日清晨6點,何三杰都在此守夜。“每天夜里會特別想家,特別是除夕,想到別人家吃團年飯,就特想念俺娘做的青菜炒雞蛋和白菜炒肥膘。”如此辛苦付出也有回報,一天下來,何三杰可以賺到100元,由學校包食宿。“他一人做4份兼職,是我們學校寒假做兼職最多的。”華農寒假學生留校辦公室副主任張朝陽表示,何三杰是華農校內當之無愧的“兼職王”。
●父親囑托
兼職兩年補貼家用
“聽著寢室外面嚕嚕嚕行李箱拖動的聲音,我又何嘗不想,趕緊收拾行李,帶著自己,帶著思念,回到我那個兩年多沒有見過的家……”這是何三杰在QQ日記里寫下的心聲,而他堅持兩個寒假留校兼職的背后,則是一個孝子對父親臨終囑托的擔當。
何三杰老家在河南商丘夏邑縣羅莊鄉。因為貧窮,何三杰的爸爸40多歲才和患有智障的母親成婚。2004年,何三杰的爸爸因摔傷導致下肢癱瘓,照顧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何三杰身上,他不得不輟學在家照顧父母。2006年,父親病逝,那年何三杰17歲。父親臨終前對他說:“俺這輩子不值,兩個娃兒沒拉扯大一個……照顧好你娘和你弟弟!”何三杰哭著,像搗蒜似地不停點頭,“爹,放心,放心!”2010年,他以21歲“高齡”被華中農業大學錄取,他的堅強和孝行被媒體所報道。
上大學后,除了第一年他寒假回家陪母親,其它假期何三杰都留漢打工,貼補家用。“有時我真覺得好累,但每次看到媽媽和弟弟的眼神,我都挺過來了。”他說。
●大義善舉
用辛苦錢接濟他人
盡管每一分錢都賺得不易,但何三杰對公益卻十分熱心。他走上大街小巷義賣報紙,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募集善款,救助流浪狗,組織班級義務獻血……“每當三杰見到車站流浪的老人乞討,總會停下腳步,捐出身上的硬幣。”何三杰的室友程冬冬說。“三杰很同情弱者,有次我和他一起吃完飯,看到有同學為患白血病的同學在籌集善款,三杰便徑直走過去,捐了10塊錢。”何三杰的同班同學郭建華說,何三杰舍出的每一枚硬幣都滾燙火熱,他用他那帶體溫的辛苦錢來接濟他人,這份愛很深沉。而何三杰則對自己的善舉輕描淡寫:“把錢捐給別人后,俺睡覺睡得更踏實。”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小黃雞”爆紅折射大學生精神孤獨
奧迪Q5撞飛女大學生 第二天“自首”的人承認頂包
調查稱大學生春節最愛收紅包 幾乎無人喜收書籍
大學生放假不回家:學校安靜賺錢多
最是家鄉年味濃 大學生曬年貨講年俗
(新春見聞)90后女大學生“夢想在新疆安個家”
實踐、充電、關愛——留校大學生的溫情春節
90后大學生擺地攤賣春聯掙生活費 鍛煉交際能力
吳宗憲當街打大學生 回應:我也被打得滿臉是血
大學生炫父令網友淚奔:父親靠收棒子供子女上學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