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2/20/f2d4e4477f2bce2606b4d04f707d75de.jpg)
檢驗報告顯示歐霞被檢衣物的鑲條中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大圖),檢驗報告附上了被檢出含有致癌物的黑色鑲條 (小圖)。 /新華社
歐霞“毒校服”事件暴露出相關部門監管上的漏洞。專家指出,校服等學生校園用品的生產流動監管涉及多頭部門,守住安全底線絕非一方責任,而需各職能部門打破壁壘統籌監管。
昨天,針對歐霞問題校服事件,市質監局向浙江省質監局發出協查函,要求對方協查紹興市的涉案面料問題。同日,浦東新區教育局紀檢監察部門開始調查“問題校服”購銷過程。
查實教職員工違紀將嚴處
浦東新區教育局紀檢監察部門表示,一旦查實教育系統的公職人員、教職員工涉及違紀違規行為,將依照相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
致函浙江協查 封存庫存
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昨日向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出協查函,要求對方協查紹興市的存在質量問題的學生演出服涉案面料問題。這表明,針對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產銷情況的依法調查正在深入之中。
昨天上午,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稽查總隊、上海市纖維檢驗所會同浦東新區質監部門,強制封存了歐霞公司全部庫存服裝原料20批次371卷(歐霞公司庫存所有成衣于18日被浦東新區質監部門封存并抽樣查驗),待檢驗結果明確后一并處理。
據了解,上海質監部門在去年11月的一次抽查中,發現在一批次50件學生演出服中,有兩件存在黑色鑲邊面料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情況。上月在獲取檢測結果之后,質監部門即封存了其余48件演出服,并進行立案查處。浦東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執法人員于1月29日對歐霞公司進行現場調查,查明五三中學去年6月訂購的50套搖粒絨學生演出服采用的黑色鑲邊面料,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這一面料出自于浙江省紹興縣歐林紡織品有限公司。
25所學校用歐霞校服
經核查,浦東新區有25所學校使用了歐霞產校服。這些校服雖然與發現質量問題的學生演出服同廠生產,但并非同批次、同款式。出于慎重起見,有關部門封存后組織送檢。截至昨天上午11時,上海市纖維檢驗所已收到浦東新區25所學校送檢的各類歐霞產校服67批次,其中包括已經使用過的樣品56批次、新樣品11批次。市纖檢所將按照《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等標準要求,對新樣品主要檢測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異味、甲醛、pH值、耐摩擦色牢度、耐酸汗漬色牢度、耐堿汗漬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規定的9個項目進行檢測。對已使用過的送檢樣品主要檢測可致癌芳香胺染料。
學校送檢非歐霞產校服
歐霞“毒校服”被查后,校服質量安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昨天,上海市纖維檢驗所業務接待大廳格外忙碌,在浦東新區將相關企業供貨學校的“問題校服”全部暫停使用并送檢的同時,不少未在官方公布名單之列的學校也主動將校服產品送至市纖檢所,要求進行檢測。
記者昨天下午來到位于長樂路1228號的上海市纖維檢驗所,該所是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直屬機構,也是經過授權的法定專業纖維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在接待大廳,記者碰巧遇到有學校代表帶著多套校服產品在前臺辦理質量檢驗委托。見記者上前采訪,兩位代表辦理完手續后迅速離開。
記者從委托檢驗單(代委托合同)上看到,委托檢驗單位為“上海市東溝中學”,這所學校此前并未出現在浦東新區官方公布的學校名單之列。該校此次共送來冬季、夏季、秋季三種款式的校服,每種款式送檢2至3件。其中,夏季和秋季校服標注為“樣品已使用”,委托方對三種校服均要求進行偶氮染料測定,而該項檢測可識別校服所使用的染料是否為可致癌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據市纖檢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昨天下午3時,共有30所學校送檢了79批次校服,其中大多數為上海歐霞公司的產品,也有不少其他品牌的校服。在纖檢所實驗室,多排試驗用錐形瓶內已放置有樣品取樣纖維物質等待檢驗。對于全新未穿著過的樣品,實驗室可按國家標準進行包括偶氮、甲醛、pH值等多個項目的檢測;而對于已穿過的樣品,則只能進行偶氮項目檢測。
對于學校如此大規模且集中地將校服送檢,纖檢所負責人坦言是“頭一回”,而這也反映出在致癌“毒校服”被曝光后,學校對校服質量安全的重視程度大幅度提高。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毒校服根源:布料化學物質殘留 源頭監管現漏洞
海南無“毒校服”企業 11家公開招標每年抽檢2次
上海“毒校服”涉案企業已被立案查處
“毒校服”倒逼校服國標出臺
“毒校服”事件,可怕的不只是致癌
“毒校服”背后的罪魁禍首 格殺勿論!
上海“毒校服”事件發酵 21所中小學停穿校服
上海毒校服所用染料致癌 事件波及21所學校(圖)
?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