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男孩拿4千元壓歲錢炫耀遭圍毆”、“沒收孩子壓歲錢犯法”,春節剛過,壓歲錢再次成為熱點話題。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原本寄托著長輩的美好祝福,但近幾年壓歲錢對兒童心理和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事件屢有發生,很多家長也為此感到焦慮。心理專家提醒,在對待壓歲錢問題上,家長要對孩子的行為、情緒有效管理――
沉甸甸的壓歲錢
近日,一則《10歲男孩拿壓歲錢炫富遭到同齡孩子憤恨釀群毆》的消息引起網民的跟帖熱議。
跟著父母到邢臺姥姥家拜年的10歲男孩拿著4000元壓歲錢在超市購物時炫富,招致幾名同齡孩子的毆打。就在前幾日,“沒收孩子壓歲錢犯法”之說也成為網絡熱門話題。有關壓歲錢究竟屬于誰的爭論也持續不斷。人們不禁要問,壓歲錢之于孩子,到底怎么了?
陽陽今年8歲,上小學三年級。春節期間,陽陽隨父母到農村的爺爺奶奶家過年。幾天下來,陽陽收到了2200元壓歲錢。“往年孩子的壓歲錢多在八百到一千元之間,孩子對錢也沒有什么概念,收了錢就直接交給我。但是今年孩子每收到一個紅包,都要打開看半天,還要評價一下是給多了還是給少了。初六那天,她跟表妹還互相比誰收的壓歲錢多。我能感覺到,孩子是在炫耀。”陽陽媽媽的觀點得到了李女士的認同。家住聯盟小區的李女士大年初一就遇到了尷尬,小叔子家的孩子當著自己的面把壓歲錢拆開,看見錢少后又哭又鬧。“壓歲錢不在多少,而在于心意。但是現在“銅臭味”越來越濃。壓歲錢已經失去了祝福的本義,相反,在孩子們眼里,卻成了滿足虛榮的資本,或者說是面子。”
春節,最高興的莫過于孩子們,他們的口袋里揣滿了長輩給的壓歲錢。據民俗專家講,“歲”音“祟”。古時給孩子“壓歲錢”,可以嚇跑“祟”,其寄托著大人對孩子平安快樂的祝福。但縱觀時下,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孩子們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隔代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則成為發放壓歲錢中的“大戶”。在巨額壓歲錢的誘惑下,很多孩子已形成一種成人化的消費傾向。盲目跟風的成人化消費習慣,久而久之會造成孩子消費心理的畸形發展。這不僅會干擾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還很容易使他們養成互相攀比、愛慕虛榮的不良習氣。從長遠看,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糾結的家長
幾多歡喜幾多憂
孩子們的紅包越來越厚,有些變味兒的壓歲錢,也讓很多家長大呼收不起。
谷女士娘家的兄弟姐妹六七個,一到過年,谷女士最發愁的就是壓歲錢。“初三回娘家,各家都在互給壓歲錢。當我拿出五十元準備給小外甥女時,旁邊的妹妹說,人家媽媽給了你家二百,你就給那么點兒啊?怎么著也得給一張整的吧!當時我覺得很難堪,沒辦法,便換成了一張一百的。”對此,谷女士表示很無奈。“我認為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應該量力而為。可現在,是大人們的攀比心作祟,讓壓歲錢越來越成為經濟上和心理上的負擔。”
谷女士所言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我們小時候都是幾毛、幾塊。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這壓歲錢就從幾塊、幾十塊,漲到了上百塊。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春節紅包是鼓起來了,但這好像也成了衡量感情親疏遠近的標準:雖說是一家人,但自己出手不大方的話擔心親戚會有想法,顯得不懂禮數。也許這就是春節送紅包的潛規則。”
有社會學家認為,攀比的心理和風氣助長了紅包的“霸氣”:“大家為了一個好面子,你給我孩子100元,我得給你200元,你給我500元,我得給你1000元,這樣往上遞增,大家共同陷入一種怪圈,誰都出不來,最后的結局只能是再往上走。”
關于節節攀高的壓歲錢,有網友表示贊成:“我覺得壓歲錢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很好。”“我今年發出了兩千塊錢的壓歲錢。我們現在收入高了,壓歲錢水漲船高也是理所當然的。”“我算了一下,基本上收支是平衡的。壓歲錢就像婚禮的份子一樣,只是禮尚往來,傳遞友情,沒什么不好。”
也有網友則認為,壓歲錢數額越來越大,已讓人不堪重負:“說到壓歲錢我真的是苦不堪言,不給肯定過不去,沒辦法。”“我覺得沒必要給那么多,對于我們工薪階層來說,壓力很大。”很多家長認為,壓歲錢越給越多并不是好事:“孩子畢竟是孩子,掌控不了自己,會把錢用在不該用的地方。”
按常理論,收到壓歲錢應該是皆大歡喜的一件事,但在現實中,孩子壓歲錢的歸屬問題也讓家長們大費腦筋。曾有報道稱,孩子因家長沒收壓歲錢,揚言要將父母告上法庭。雖是極端,卻也反映出壓歲錢對孩子金錢觀所產生的影響。有家長表示擔憂孩子太小,他手里錢多了,會養成不懂得珍惜、揮霍金錢的壞習慣。
別讓壓歲錢
蒙了孩子的心
對于大多數孩子而言,為什么會收到壓歲錢,以及長輩給壓歲錢的初衷是什么等問題其實并不十分清楚,只知道“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這很容易讓他們產生一種誤解,那就是父母和親朋好友給自己壓歲錢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收到壓歲錢后,互相到一塊兒攀比和盲目消費也在所難免。
從心理學角度看,給壓歲錢的行為是一種關系的表達和維護。家長是通過給壓歲錢這種行為,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日子對孩子一種愛的表達,對家庭和親子關系都具有一定促進作用的方式。但是,有些家長過分看重壓歲錢的數量,往往暗藏著一些不良心態。比如通過給更多的壓歲錢來獲取自豪感等。這樣也會從另一個層面影響到孩子看待壓歲錢的心理。
具體到壓歲錢的管理上,心理專家認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不是簡單的錢給誰花的問題,而是讓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獨立意識。如果孩子能獨立使用錢,壓歲錢就可以讓孩子自己處理,這也會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如果家長把孩子的壓歲錢沒收,不讓孩子學會獨立支配,容易給孩子造成理財的消極心理,會阻礙孩子社會心理的成長。
對于那些還不能很好地獨立使用壓歲錢的孩子,家長應告訴孩子,錢暫時幫他們保管,同時教導孩子如何管理和規劃這筆錢。父母不妨和孩子討論一下壓歲錢怎么花最有意義,傳授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不要讓壓歲錢扭曲了孩子的心靈。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讓壓歲錢回歸文化角色
春節過說說壓歲錢那些事 票選壓歲錢七大用途
揣3000壓歲錢 倆小孩偷偷離家去旅游
“壓歲錢”應多點祝福少點市儈
辣媽狠爸辯論:該不該讓孩子自己管理壓歲錢?
“壓歲錢保衛戰”給父母上了一課
壓歲錢水漲船高成“人情負擔” 勿讓其壓壞孩子
新加坡人被指“小氣” 過年壓歲錢就給幾塊錢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