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2/21/065239502fd96ac8183fbbd4bac1287d.jpg)
寒假倒計時,學生趕作業。不過,有一份“敲章”作業,很多孩子恐怕很難完成了。
這兩天,后援團的爸媽很郁悶,紛紛在錢報家長會QQ群里吐槽。
社區來回跑了三趟,還沒蓋成章
杭州育才實驗學校三年級學生楊楊,和多數小學生一樣,寒假伊始領回了一份需要實際操作的作業——參加社區活動并敲章。
楊楊媽一直蠻重視兒子參加社會活動的,今年寒假的社會實踐,是楊楊媽帶他在社區里寫“福”字送路人,一來可督促兒子練字,二來讓兒子多參與社會交流。
寒假快結束了,為了幫兒子敲到章,這兩天,楊楊媽已經往社區居委會來來回回跑了三趟,可是表格上“社區意見”一欄上,仍然空空如也。
“前兩次,工作人員不在,后來有人了,但是他們告訴我不能敲,理由是社區沒有組織這個活動,我都快郁悶死了。”昨天,楊楊媽告訴記者,“我決定放棄了。實在想不通,社會實踐也有可能不是社區組織的,學校為啥非要社區蓋章不可呢?”
“我和其他家長說起這份作業,沒有一個不怨聲載道的,認為完全是在走形式。有些社區管理嚴格的,沒參加活動不給敲章;有些家長有關系,孩子啥也沒干就敲到了章。”楊楊媽有點憤憤不平。
在錢報家長會QQ群里,有家長甚至半開玩笑地說,既然作業是“敲章”,干脆自己刻個章自己蓋得了。
在記者的印象里,這個“坑爹”作業歷史悠久,幾乎每個假期結束前一周,就會被家長揪出來批一通。
搞活動少有孩子參加,社區稱無奈
對于“敲章”這件事,浙大御蹕社區主任鄭紅亞也很無奈,她向記者坦言:“假期結束,總有一大堆孩子來蓋章,每年如此。”
一位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孩子們可憐兮兮地拿著表格來蓋章,我知道他們確實啥都沒做,有時會心軟,教育兩句,就把章給蓋了,實在不想為難孩子,但是蓋出去的畢竟是一個公章,我們也是要負責的。”
是不是社區沒有適合學生的活動?
鄭紅亞說:“一般來說,寒假時間比較短,社區組織活動確實不如暑假多,但也足夠孩子們一展所長。像我們社區最近在籌備元宵燈會,組織學生做燈籠參展,來多少孩子都可以。”
南肖埠社區一名工作人員說,現在未成年人活動是社區的一項重要工作,規范的社區,肯定會組織假期活動的,像掃雪、寫春聯,所有孩子都能參加。
活動夠多,為什么孩子們不來?
鄭紅亞說:“社區掌握孩子的信息有限,所以我們要求孩子在假期開始,先來社區報到登記,留下電話等聯系方式,這樣方便通知活動時間和地點。但大部分孩子沒來登記,我們就沒法通知活動時間了。”
這也與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有關。鄭紅亞說,現在寒暑假,大部分孩子都被安排去上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了。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