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鄭州女子專場招聘會現場,“東方不敗”在應聘。門杰丹攝
“東方不敗”獲求職者力挺 招聘方坦言女性機會相對少一些
雖然這個另類求職者只出現了短短一小時,但她在招聘現場造成了極強的轟動效果。很多求職者圍在“東方不敗”身邊聽她講述觀點,即使她離開后,有的求職者還跟朋友不停交流看法。記者隨機采訪中,很多求職的大學生都對小英的做法表示理解、支持,有的還談了自己的親身感受。
“剛一看不知道她這樣做是什么意思,后來看見招牌上的字和她自己的介紹,才知道她是在呼吁女性平等就業問題。”23歲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宋曉娟說:“電視劇中的東方不敗是一個邪教教主,今天這個女生為女性代言,不惜犧牲自己的形象,她很勇敢,讓人佩服。”
陪同朋友一起來應聘的女大學生苗杰說,其實現在女性遭受就業性別限制的現象很普遍,也許是太普遍了,一般都會妥協、退讓,她們會想在這里找不到工作就到別處找,很少人會拿這件事來較真。“這個女生的行為,雖然只是引起了關注,暫時也改變不了什么,但呼吁的人多了,肯定會有效果的,大家都應該像她一樣敢于說話、維權,女性的權利才能更好地保障。”
“通過近來找工作發現,很多招聘單位會比較偏愛男生,認為男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更強,但是我覺得女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也是一樣的,有時候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男生更大。”應屆畢業生吳婷告訴記者說,有次校園招聘,本來應聘入圍的男女生人數基本一樣多,但最終很多女生被拒之門外。這件事,讓一些女生“很受傷”。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大四學生胡利朋說:“我發現男女就業機會確實有差別,到今年6月份我就畢業了,現在我們班很多男生都找到了工作,但還有很多女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近來她們都比較著急。”
女大學生稱,在招聘環節中遭遇被歧視現象并不鮮見。有些企業采取公開排除的方式,有些則是執行暗中標準,區別對待女性求職者,這是讓畢業女生們最頭痛的問題,即隱性歧視。比如企業并不拒絕女性求職者,但會安排女性從事技術不強、條件較差、收入低廉的崗位;此外,對女性的招聘歧視常常是多種類型結合在一起,比如外貌、氣質、年齡、身高成為女性勞動力的附加值,有的企業甚至還將女性能否喝酒作為招聘標準。更有甚者,用人單位會對女性求職者的婚孕狀況作出限制,比如要求女性承諾幾年內不結婚、不生育,如果私下不能得到女性求職者的承諾,那么自然就拒絕錄用,女生只能有苦說不出,吃個啞巴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