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助長補課之風?“學校-培訓機構-家長”背后的關系鏈
說起來,這場最強“補課風”背后,還跟去年8月的一場“減負風暴”有關。
當時,省教育廳印發通知,全省嚴禁學校補課。從此,學校補課成了“不能說的秘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明著補了,就只能小規模的搞,人數不多,費用不高,盈利自然談不上。而正是培訓機構的介入,解決了學校的“難題”:繞開禁令牌,由培訓機構出面,招多少人,收多少錢,學校大可擺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學校之所以熱衷補課,還有一個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那就是成績!無論中考還是高考,成績依然是最主要的評價體系,各個學校也在這場分數之爭中暗自較勁,抓住一切機會讓學生成績能有所提高,補課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開展起來了。
而原本只有校外培訓市場的培訓機構,這次可謂抓住了“肥肉”——學校市場。和學校合作,不僅生源擴大了,招生也更容易了,由學校作動員,家長不敢不報,不會像校外培訓那樣,貨比三家最終還不一定選擇你。嘗到甜頭后,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嗅到了商機,和學校“全面、深度”合作。
當然,這場“補課風”中,家長也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成績能有所進步,補課勢在必行。但是在市教育局和12345接到的投訴熱線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初一初二的學生,原因是小學不補課,到了初中突然要補課,學生和家長不能接受,從學生成績來看,多是一般或者不太好的。
成績好的孩子,參加學校補課似乎已經是“不成文的規定”了,尤其到了初三,面臨中考,如此關鍵的時候怎么能松懈呢?
而對于成績一般的孩子,家長也不敢怠慢。“孩子成績不算突出,本來沒想報,但是老師來動員說孩子很聰明,努力一下可以趕超其他同學。”劉女士說。
而成績落后的家長同樣矛盾,一方面覺得孩子成績已經不好了,還不參加補課,就更加跟不上了,一方面又覺得孩子去補課也跟不上,反而壓力更大了。出于“別人報我也報”的心態,這些家長最終還是給孩子報名了。
最終,助長了這場“史上最強補課風”。
?
?
相關鏈接:
海南3名教師寒假補課受處分 3年內不得晉升
瓊海教育局整治有償補課 違規教師將取消評優資格
海南省中小學26日正式開始放寒假 嚴禁假期補課辦班
瓊山中學新校區被指也補課收費 校方稱家長要求
天價補習班:花2.6萬補課孩子只考42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