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華大學2013屆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在綜合體育館舉行,此次洽談會是本年度清華大學舉辦的規模最大的校園招聘會。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等來自全國各地的281家用人單位前來參會,共提供超過4000個招聘職位,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及其他高校的近萬名畢業生參會。參與應聘的畢業生更關注企業的發展前景及參加工作后的成長空間,但在薪金待遇方面也提出了不低的要求。
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據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熊義志介紹,2013年清華大學畢業生預計有6500人,除繼續深造、進修外,擬參加就業的畢業生約有4000人,其中本科生1000人,研究生3000人,與2012年相比略有上升。
“清華大學本科生出國比例不足四分之一,研究生出國比例不足10%,加在一起大約有17%。”熊義志主任介紹,大多數畢業生還是選擇留在國內,學校鼓勵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工作。去年該校赴地方基層公共部門工作的畢業生,與2005年相比增長近15倍,達到187人,“但人數還是少,學校希望有追求、有夢想的學生將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融合在一起,去該去的地方。”熊義志主任介紹,近5年來,有20多名學生赴西藏基層工作。
畢業生“留京率”降低
近年來,清華大學到京外工作的學生比例有了顯著提高。熊義志主任表示,十年前留京工作的學生比例達到70%,去年這一比例已經接近50%。“清華大學畢業生到京外工作頂著很大的壓力。”熊義志主任表示,這里面既有家長給孩子施加的壓力,同時也有制度性保障不到位的原因。
熊義志主任介紹,清華大學主要利用“事業上的鼓勵”等方式激勵學生,主動選擇到基層工作。“對于去基層、去西部工作的學生來說,學校會在平時為學生創造了解基層工作的實習機會,使他們在做出選擇之前,就能對自己想要工作的地方及將來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在思想上做好準備。”此外,學校還專門建立“勵業金”,對畢業三五年之內的新校友給予支持。
學生關注企業發展前景
昨天上午9點,清華大學綜合體育館正門前排起了長隊,畢業生們手持簡歷,準備到會場內了解情況,向意向中的單位投遞簡歷(如圖)。記者調查發現,今年畢業生更關注企業的發展前景及參加工作后的成長空間。
“解決北京戶口”已不再成為畢業生重點考慮的內容,甚至許多畢業生對此并不關注。也有許多畢業生愿意選擇除“北上廣”以外的其他二三線城市工作,
談到對畢業后參加第一份工作在薪金待遇方面的心理預期,本科生集中在5000元至8000元,碩士生集中在7000元至8000元。記者留意到,許多參與招聘的用人單位所提供的月薪比畢業生的心理預期要低。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會在與畢業生溝通的過程中,逐漸讓他們在薪金方面的要求回歸到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對于許多二三線城市的用人單位來說,5000元月薪在當地已算不錯的收入了。
羅德宏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