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話題,常有常新:學生所學、教師所教、教改新舉、升學新政……這些問題時刻牽動著廣大家長、師生的注意力。毋庸諱言,對于當前的教育問題,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問題到底出在哪兒?我們又該順著何種路徑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同圍坐“教育圓桌”,聽家長說困惑,聽同學訴苦衷,讓一線教師亮觀點,請專家給理思路。目的只有一個:只有把問題想透、把思路厘清,才能在一波又一波的“教育困境”中“見招拆招”。
今年春季新學期伊始,市教委就推出八項減負新政,當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和教師正在積極地給學生減負,減少考試、減少家庭作業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卻是進入培訓機構自愿“增負”的孩子正在增加。部分課外培訓機構為了搶奪生源,甚至把學員的升學率、通過率等應試指標當成宣傳的噱頭。
減負的初衷原是為了還給孩子更多的時間,而如此看來,孩子的擔子卻沒有減下來,對此,家長說有不得已的“苦衷”,教師希望能夠從課堂要效率。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鐘祖榮表示,加壓不等于增效,更多的家長應轉變觀念。
焦點一
為什么要上課外培訓班?
家長:錄取的尺子沒有變,這樣輕松下去行嗎?
珊珊(海淀一所小學二年級學生)媽媽:一年級的時候,珊珊放學后沒有下樓玩過,僅《黃岡小狀元》就得做一個多小時。減負后,女兒下課后沒有了作業,也露出了難得的笑容,我特別高興,也希望能夠還給她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我后來和其他家長交流,發現班里的其他孩子都開始在課外上輔導班,確實現在升高中升大學都是考試,考試難度沒有變,錄取分數的硬杠杠沒有變,這么輕松下去,將來考試怎么辦?大家都報班學習,我的孩子還玩,那考試肯定不行啊!
教師:用好課堂不必課后再強化訓練
豐臺十二中歐陽苗:減負其實是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向課堂要效率,這就需要在備課的時候更加精心,更有針對性,在課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能夠將知識進行有效地表達,讓孩子能夠很好地吸收。這樣,孩子就不需要在課后進行強化訓練。
焦點二
學點什么?
家長:“多學點,才能上好初中”
悠悠(東城區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媽媽:考慮到悠悠的愛好和興趣以及將來小升初的需要,現在悠悠下午放學后有合唱團班、英語興趣班以及鋼琴練習課等,差不多得忙到晚上8點。除此之外,周末還有圍棋班、舞蹈班等需要她參加。孩子多學點,才有可能上好的初中,所以我讓孩子各方面都接觸一下。
教師:課堂之外最好讓孩子“自主選擇地去玩耍”
人大附小秦治軍:在課堂學習的時間之外,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就是讓孩子能夠自主選擇地去玩,比如和社區里的小伙伴一起捉迷藏、一起放風箏,通過群體玩耍,既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又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在群體中與人相處的能力。
如果希望給孩子提供多一點選擇,我建議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可以報一些文體特長班,這也僅限于那些愛好并有這方面潛力的孩子,大多數孩子還是應該在快樂的玩耍中成長。
焦點三
什么時間學?
家長:學英語的次數較多,一直堅持了下來
欣欣(西城區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爸爸:我主張欣欣多學習一些英語,欣欣每周二、三、五下課后,都會去課外學英語,同時周末兩天下午也學習英語,英語需要多練多學,雖然次數比較多,但是從一年級到現在,欣欣一直堅持學習。
教師:家庭教育要根據孩子自身特點進行
北京市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張忠萍校長: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完成,學校在課堂上要效率,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對每一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同時,家庭的教育也很重要,在課外時間,家長給孩子的選擇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家庭教育也需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進行選擇,過多的安排不僅會給孩子帶來過重的負擔,同時還會影響課堂學習的效率。
專家觀點
適當補課可以理解 但不要本著競爭性目的“跟風”
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鐘祖榮強調,減負的責任不僅在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家長和社會也應承擔相應責任。孩子成天都在學校上課讀書,學習的學科課程每天排得很滿,學習時間并不少,缺乏的是自主支配的時間。
站在家長的角度,孩子學有余力去發展特長,也是可以的。如果孩子某些學科在學校內沒有學好、漏洞比較多,適當補課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家長不要本著競爭性的目的“盲目跟風”,應該多從孩子實際情況出發,在基于對孩子有判斷和了解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安排。同時,一定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和過重的負擔,不是高分就一定成才,成才是可以有多個維度的衡量標準的。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海南義務教育學校自查“減負”工作
北京中小學“減負”動真格:學生減壓 老師增壓
中小學減負,可以有所作為
廈門減負令家長不買賬”學校喊“減”家長“填空”
大學教授:取消第一節課讓女生化妝 為女性減負
"小升初"變"大考"升學壓力不減"減負令"是空談
海口中小學生減負難見實效 “成績杠桿”成主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