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報小記者采訪吳鴻清教授。
? 海口網6月19日消息 (海口晚報小記者黃磊?王敏?吳灝薈本報記者?張楊?攝影報道) 一個大學教授,在質疑聲中來到小學開展教學。而他開設的教育實驗班“伏羲班”,自主設置課程,重視傳統文化教育,不留課外作業。4年下來,學生參加學區的統考,不僅語文成績優秀,數學成績平均分也是全學區第一。
日前,“伏羲班”創始人吳鴻清教授來到海口人大會堂傳講教育的智慧。海口晚報小記者與他面對面,進行了采訪。
一個大膽的教學實驗
2006年9月,吳鴻清教授從北京來到甘肅省天水市甘谷新興鎮土橋小學,創辦了一個教育實驗班。因為甘谷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所以命名為“伏羲班”。“伏羲班”與以往的“實驗班就是尖子班”的思想不同。它不設門檻,不挑學生,只是自主設置課程,語文教材以傳統國學內容為主,體育課換成了武術課,音樂課則教習、鑒賞古典音樂,同時還輔以書法、美術課等。因為“伏羲班”從來不考試,也沒有課外作業,所以這樣的“另類”教學模式,在當時引起了廣泛質疑。
2010年,“伏羲班”的教學試驗終于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于是,吳鴻清教授決定,讓伏羲班4年級學生參加全學區的統考。很快,考試成績出來了。“伏羲班”語文成績優秀的同時,數學成績平均分也是全學區第一。
這樣的成績,不僅讓家長們心里踏實了,也讓“伏羲班”名聲大振。而與此同時,“伏羲班”學生張口就能背誦《論語》《大學》《中庸》《周易》等經典文本和數百篇古今詩文,書法、武術、樂器演奏更令普通學生望塵莫及。2008年,中國書協組織全國少兒書法比賽,甘肅省一共入選10人,“伏羲班”就占了5人。
文化底蘊深厚高考后勁更足
2012年7月1日,中央電視臺對“伏羲班”進行了采訪。節目播出后,“伏羲班”的教育模式紅遍全國,大連、常州、四川、云南等地多所學校紛紛致電吳鴻清,希望開辦“伏羲班”。同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王名也建議推廣“伏羲班”經驗,加強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核心的素質教育。
那么,“伏羲班”的教育模式能否在海口開展呢?對此,吳鴻清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伏羲班就是拿出一個樣板,把這個火點著,全國各地的學校,按照這個模式,用自己的老師,一樣能辦好伏羲班。”
不過,“伏羲班”能否與現行教育體制接軌,高考仍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對此,吳鴻清說,“伏羲班”并不是要脫離現實去搞教育的世外桃源。“伏羲班”也要參加普通班的考試,并且還要考出好的成績,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而這在吳鴻清看來,也是必然的。“伏羲班”學的東西已經超過初中,就語文這部分來說,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文基礎,成績怎么能不高呢。而且,“這些經典是有生命力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因此學生的后勁將非常大。”
吳鴻清教授認為“伏羲班”的學生有三個特點:一是待人有禮,能文能武,多才多藝,這樣就使孩子更有自信;二是在快樂中學習,沒有過重的負擔,身心都很健康;三是有后勁。而這些正是現在不少學生所欠缺的品質。如果學校、學生和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當中有什么困惑,想了解或體驗伏羲教育模式,可撥打教育周刊熱線電話:66835635。
?
?
相關鏈接:
海口晚報小記者暑期新聞采風夏令營火熱招募中
跟大記者走進特教學校 晚報小記者“六一”過得很溫馨
海口晚報小記者“六一”征集令
教育周刊·小記者播報 如何當好小記者
海口晚報小記者培訓特寫 兩天培訓30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