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小學五(5)班?王治凱?
6月10日上午8時30分,100多名海口晚報小記者在海口人大會堂參加“立德樹人·教育的智慧”公益講堂,臺灣的全球華人少兒經典教育專家王財貴教授,伏羲教育模式創始人、著名書法家吳鴻清教授為海南1500名青少年學生家長、教育工作者上了有關少兒教育的精彩一課。此次講堂將借鑒伏羲班的教學經驗,在海南開展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交流,為挖掘、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致力于培養嬰幼兒、青少年成為德行高尚、內外兼修、出類拔萃的社會棟梁。
“教育是要有智慧的,請問智慧是什么?”“教育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呢?”現場小記者面對面采訪了王財貴和吳鴻清教授,兩位大師和藹地一一回答了提問。
“是明白道理的能力。而道理則在事實背后。教育的三個重點是:基礎要把握、內容要把握、方法要把握。”“教育應當從有生命的時候開始。越是早期的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就越大。孩子大量文化經典閱讀之后所產生的巨大變化,自然出現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景觀。”“孩童時代是一個人記憶力開發的最佳時段。讀經每天可固定時間,固定內容,固定字數,只要長期堅持,相信‘滴水石穿,鐵杵成針’,必將收獲很多。”“經典書籍就像茶飲一樣,有內涵、有韻味;而現代小說就像礦泉水,單一片面、無味無趣。”從誦讀中國古文經典的童稚聲音中,從家長們陣陣掌聲中,從100多名義工參與活動的推介和組織工作中,我深受啟發,感受到了國學教育的重要性和魅力,經典中蘊有的智慧,我決定從現在開始誦讀《論語》《弟子規》等經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