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王鳳龍
????日前,中國科學院的一份就業調查結果顯示,在目前大學生就業率最低的幾個專業中,藝術類專業首當其沖。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又到來了,而大量的藝術類畢業生依然奔走于各大招聘會,就業無門。那么,這些藝考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藝術類人才在就業市場遇冷?
????每年的7月,又有一批藝術院校和藝術專業的大學生要告別校園,走向社會。然而,這些在藝考考場上“拼殺”勝利的學生們,經過了大學四年的深造,當他們懷揣著對未來、對藝術的夢想,準備在社會上大展拳腳的時候,卻發現就業市場對藝術類畢業生的需求卻沒有水漲船高,甚至出現了下降。在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的當今,在藝術市場一片繁榮的背景下,這種巨大的反差的確令人深思。
人才需求增多,職業門檻難跨
????對更多人來說,藝考上大學之后的就業問題,才是更現實的。事實是,每年大量的藝術類畢業生不得不轉行就業,或入行幾年后離場,對口就業的少之又少。近年來雖然文化產業發展迅猛,市場對文化藝術類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在招聘市場不難發現,一些待遇優厚的大型公司或重點崗位,對此類人才的要求很高,學歷、經歷、專業水準的門檻都是很多普通院校本科畢業生難以企及的,而一些小公司或與藝術專業擦邊的職位,由于待遇較低、專業不對口,很難滿足畢業生們的心理預期,造成供求錯位,從而加劇了藝術專業畢業生的求職難。
????此外,在很多招聘人員眼中,藝術類考生的文化課成績不高,文化素質不如普通本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從每年的社會招聘會以及企業進校園招聘會需求統計看,招聘藝術類專業的企業也不算多。即便是美術類專業中就業需求最大的藝術設計專業,從市場表現來看,也很少有企業招聘專門設計人員。大部分美術類專業的畢業生難以實現對口就業,就是實現了對口就業,也大多是一些小規模的廣告公司或家裝設計公司等。目前,有些地區已將一些藝術類專業列為“年度預警專業”。
????天津師范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系主任賈寧說:“從藝考市場看,目前類似播音主持、編導專業畢業的人數已遠遠超過社會所需,僅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全國招收院校有幾百所,每年畢業生達數萬人,就是把全國電視、電臺主持人換上一輪都綽綽有余。”因此,大學里相當比例的藝術類學生畢業后,根本找不到對口專業工作,他們的專業甚至會成為其他就業渠道的限制。因為當專業內市場容量基本處于飽和狀態時,就業競爭更加激烈。而非你所學的專業領域招聘時,你又不占優勢。
就業市場遇冷,藝考仍然升溫
????近年來,藝考生似乎都經歷了這樣一個藝考過程:考前忙著各類培訓的惡補;考中忙著天南地北地趕考,身后跟著多位家長;錄取后卻經受著不適應、不喜歡的磨難;畢業時還要經歷失業或不得不放棄專業的困惑。盡管如此,每年依然有百萬以上的藝考生拼命擠上這座獨木橋。
????賈寧說:“造成藝考熱持續不退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幾方面:一是院校利益促使招生泛濫。各個院校大量擴招創收,藝術類的考生大多不怕花錢,這就使得高校視之為創收寶地,以至于形成今天的藝考‘泛化’現象。二是盲目追求明星夢。有的考生確實喜歡藝術,從小就下功夫,希望在這條路上走下去。有的則是單純追星追夢,他們光看到央視主持人光鮮靚麗,光看到名演員、名導演的大名鼎鼎,羨慕名家們的出人頭地,就想著成名成星,卻看不到自己的實力究竟有幾斤幾兩。三是想圓大學夢。這部分考生自知單憑文化課考不上大學了,最終只好放棄文化課,在培訓機構砸錢突擊應考培訓。有的學校招收100名藝考生,卻有成千上萬人報名,其中大多數都是‘打醬油’的。我曾經問一個考生:‘為什么考編導?’他回答說:‘在培訓機構培訓時,老師問我會說普通話嗎?會就考播音。不會說普通話就考編導吧,反正總有一樣兒能適合你。’就這樣,他就來藝考了。”
????從理論上講,藝考是需要一定天分的,它體現學生藝術修養和潛在素質,真正從事藝術范疇工作并有所成就的僅僅是藝考大軍中少之又少的一部分人。藝術類專業必須走訓練之路,比如鋼琴、提琴、舞蹈等,速成的辦法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奏效,但從藝術價值上看是不值的。很多考生是因為文化課跟不上而轉行“惡補”藝術,結果走了“偏路”,藝術沒上去,文化課也放棄了。就算考上了藝術類專業,有了大學文憑,但你真正的藝術價值呢?就業方向呢?現實是嚴峻的,藝術類培養不可能人人成才。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處趙惠強處長認為:近年來,藝考生數量逐年遞增,有的藝術專業報名人數幾倍甚至幾十倍地增長。從報名咨詢分析,有相當一部分考生是因為文化課成績較低而選擇藝考的。“這里,我想對一些想走藝考捷徑的藝考生說,你選擇的方法是錯誤的。因為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大環境,僅僅為了躲避高考、躲避高分而藝考,到頭來吃虧的還是你自己。和喜歡并經過長期練習而藝考的人相比,你少了一份底蘊,少了一份熱愛,少了一份追求,那么你將來的就業出路是什么?當然了,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對口就業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但總是希望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吧。建議文化課成績不太高的考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整體素質,科學合理地作出高考規劃,只要是學有所用就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專業、技能路子。”
????同時,趙惠強還對設有藝術類專業的學校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目前,各高校藝術類招生門檻比較低,一般學校招生時,只要過了藝考分數線,就從高考文化分數線由高向低錄取。門檻設置過低成為一部分考生的‘避風港’,更使得藝考人數逐年暴增,適當提高藝考門檻是很有必要的。”趙惠強說:“藝術是一項嚴肅、艱苦的事業,家長和考生一定要冷靜,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捷徑,耽誤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愛好和才能。目前,有不少的路徑能供考生選擇,希望每一個孩子、每一個考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選擇。” (胡春萌 李意)
?
?
相關鏈接:
“最難就業季”逼出“最忙考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