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教育時評:父母先要管好自己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07-03 15:04

      李寶珍

      在很多家庭里,望子成龍的父母們為了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線走下去,絞盡腦汁,費盡心血,給孩子立了很多的“規矩”,讓孩子必須達到某種“要求”。孰料,這樣的設計大多以失敗告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父母在要求孩子的時候,沒有給自己立規矩,沒有管好自己,怎么能教好孩子呢?

      我身邊有這樣一個案例:彬彬是一名8歲男孩,上一年級,媽媽總說他做事拖拉,寫作業太慢,不認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詢問我該怎么引導孩子。我沒有給這位媽媽任何方法,因為,在我看來,很可能問題的癥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媽媽身上。為了驗證我的推斷,我讓孩子單獨在房間里寫作業,讓媽媽在另外一個房間等孩子,并且對孩子說:“如果遇到問題就去找我。”

      果然,剛開始沒多長時間,這位媽媽就有點坐不住,我問她:“有什么問題嗎?”這位已經習慣守在孩子身邊“監視”的媽媽說:“我不放心,擔心他不寫作業。”這正是問題所在:父母的要求總是比孩子的能力高出很多,當孩子寫字不好時,會嚴厲批評;當孩子寫錯時,會呵斥、指責;孩子寫得慢一點,在父母眼里也是不足……在父母不斷地打擾下,孩子只能是手忙腳亂,心煩意亂,還有什么心情寫作業,又怎么會不出錯誤呢?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盡量不要陪在身邊,更不要通過“監督”孩子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無干擾的環境,明確告訴孩子,自己寫作業,遇到不會的可以問,這既鍛煉了孩子的獨立性又鍛煉了主動性。

      要想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并不能靠父母大喊大叫,要相信,言傳身教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父母首先要有好的習慣。如果父母自身沒有好的習慣,不尊重孩子,總把自己當“首長”,把孩子當“部下”,命令就是指責,自己為所欲為,隨便闖入孩子的房間,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不是打麻將就是打牌,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電腦,不是大聲喧嘩就是大吵大鬧,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言行舉止,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又怎么會成為好孩子呢?

      很多父母都說孩子喜歡玩電腦,寫作業的時候也想著看動畫片,根本就沒有心思學習。彬彬也出現了這種情況,寫完語文作業后,我問:“還有其他作業嗎?”他說沒有了,然后就打開了電腦要看《蜘蛛俠》。這時候媽媽說話了:“數學呢?”孩子含糊地說,數學作業就一點,很快就能寫完,并沒有離開電腦的意思。媽媽當即就要發火,我趕緊制止。我對孩子說:“我小的時候有一次就沒有寫完作業,被老師批評了一頓,你要想讓老師懲罰你,就看動畫片,不寫作業了。不過要是我,一定是先寫作業再看動畫片。”孩子猶豫了一下說:“數學作業一會兒就寫完,我還是先寫作業吧。”

      這種時候,很多父母會直接告訴孩子你這兒錯了,那里不對,你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寫。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效果并不好,對孩子循循善誘,引導他自主選擇正確的做法,孩子下回犯錯的可能性才會變小。

      因此,父母首先要給自己立個規矩,只有管好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

    ?

    相關鏈接:

    教育時評:還孩子一個快樂輕松的暑假
    教育時評“孝”字當先
    教育時評:大學生作弊 傷了誰的心?
    時評:質疑與信任一念之間
    教育時評“神作文”雷了誰

    ?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晚報-海口網] [作者:李寶珍] [編輯:韓靜]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