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2日消息(記者任錦雯)七月是中小學的報名季,也是家長的煩惱季。為了幫助家長簡便程序,今年我市中小學劃片入學第一次采用網上報名的方式。現在,第一階段的網上申報工作已經告一段落,7月25日至31日我市的各中小學也已經先后對網上報名的學生進行了資料審核和名單的公布。昨天開始,學校將通過網絡向入學新生發送預錄通知,但伴隨著結果的公布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入學難 各種材料難倒家長小杰的父母都是在海口務工的大陸人,一家人租房居住在海府路。雖然在海口打工已經快10年了,但是由于手續麻煩兩人都沒有把戶口從老家遷到海口。
按照規定,對于非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除了戶口本、出生證、房產證(購房協議)或租賃證之外,還須提交適齡兒童少年及父母在本市的暫住證明,以及父、母在本市工作的勞動合同、工作單位勞動工資單或工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副本、購買社會養老保險的證明等。
小杰爸爸說:“光是暫住證就跑了三趟派出所才辦出來,像我這樣的散工去哪里找勞動合同和社保呢?”
名額緊 大多學校錄取接近滿額
記者8月1日調查多所學校發現,大多數學校的錄取額度已經接近滿額。1日下午記者從海口市實驗中學校長林茵茵處了解到,該校今年初中部的名額約為700個,目前經過第一批的材料審核已經確定錄取的有五六百人。“剩下的名額主要是考慮到片區內還有部分家長是不會使用電腦的,還有部分家長是因為網上報名的失誤或者記錯時間漏報的。”林茵茵對記者說。
海口市第十四中學的校長張偉也告訴記者,今年十四中初一的全部名額約有400個,而第一批發出預錄取通知的學生已經達到了400個。“考慮到片區內人數太多,我們已經和教育局匯報申請適當增加名額。”張偉說。
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家長都已經通過網上報名的方式向學校提交了材料,目前我市主要的中小學通過第一輪網上報名和審批工作,錄取名額大多已接近滿額。
有機會 現場報名適當照顧農民工子女
那么是否真的是手續不全一定就沒有機會上學了呢?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為了確保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能夠順利入學,市、區教育部門還要求各招生學校在8月5日—10日,在學校設立招生服務接待站,接受不具備網上登記條件新生的聯系借讀申請(即填寫《聯系入學登記表》),由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根據區域內周邊學校學位空缺情況統籌協調安排入學。
記者昨天從學校獲悉,考慮到許多農民工子女確實是因為現實條件無法遞交相關材料,學校將在現場錄取的時候結合學位的剩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采用家訪的方式來解決材料不全的問題。因此,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在網上報名的過程中未被錄取,可以在8月5日—10日到學校咨詢。
如果區域內公辦學校不能滿足前來聯系入學的非本市戶籍人員子女借讀需求,建議家長到民辦學校聯系入學。
?
?
相關鏈接:
?
?圖文:武漢市小升初擇校搖號 9個中1個
教育微新聞:杭州小升初用餐巾紙測試
小升初面試現場故意扔餐巾紙 97%學生失分[圖]
"小升初"變"大考"升學壓力不減"減負令"是空談
小升初語文必備古詩(全六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