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王海連這樣的孤兒、沒有撫養能力的單親家庭子女、雙親在世但均沒有撫養能力家庭的子女,共有276人在愛心學校讀書。這是澄邁縣教育公平惠澤弱勢群體后出現的新氣象。" />
貧困生獲各項減免照顧
加樂中心學校五年級(2)班的王佳佳,2年前和弟弟一起住校。幾年前她父親過世,母親在外面打零工,姐弟倆吃低保。她沒住校前,家里隔半個月才吃一次豬肉,舊瓦房沒有廁所,要到隔壁叔叔家上廁所。“學校的飯菜比家里的好多了,每天都能吃到肉。”除了免學雜費、課本費、作業本費之外,比起班上的走讀學生,她每學年多領貧困生生活補助1000元、免住宿費80元。“奶奶說,很感謝政府。”王佳佳說。
加樂中心學校投資1500萬元,是教育扶貧移民工程,總面積達8876平方米,2010年投入使用。校長王廣任說:“像王佳佳姐弟這樣的偏遠山村貧困生,能夠住校就讀,享受比村里的小學更好的教育。”加樂鎮先后撤并嶺下小學、九九小學等8所小學的三至六年級,學生轉移到加樂中心學校就讀。近4年一共接納856名教育扶貧移民學生。加樂中心學校落實好“三免四補”政策,現有在校生1876人,全年“三免四補”經費達166萬余元。
澄邁縣在全省率先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的“三免四補”政策。2009年開始,對全縣小學到高中的在校生,每個學生每學年免學雜費500元、作業本費20元、課本費及教輔用書費120元,補助貧困寄宿制學生生活費,補助職中學生助學金,補助孤兒、殘疾聾啞等特殊學生生活費等。最近5年,全縣免義務教育階段、高中和職中學雜費共1.95億元,免課本費4317萬元,免住宿費1094萬元,發放貧困住校生生活補助2251萬元,補作業本費340萬元。
縣教科局常務副局長曾德英說:“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三免四補’政策,是澄邁教育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徹底解決了困難家庭孩子讀書難的問題。”
偏僻鄉鎮幼兒入園不再難
澄邁縣文儒鎮是縣里較偏僻的鄉鎮之一。去年9月,鎮里第一所公辦幼兒園竣工招生。中班李欣的家長李葉升對記者說,鎮里原來只有一所私人幼兒園,只有幾十個學生,教得不好,他只得把大兒子送到加樂鎮的幼兒園,每天跑10公里路接送。“現在新幼兒園就在家門口,我對幼兒園環境、教學質量都很滿意。女兒入園后變得更有禮貌,會畫畫認字了。”
文儒中心幼兒園在原文儒中心學校原址改建,占地8畝,投資700萬元,建設面積3180.8平方米,幼兒園環境優美。園長岑瑞芳說:“在校幼兒282人,我們讓鄉村的孩子也有黃金起點。”
縣教科局副局長吳家謨說:“我們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鄉鎮公辦幼兒園,實現全縣鄉鎮(農場)公辦幼兒園全覆蓋,讓偏僻山區鄉村的幼兒也能享受教育公平,破解幼兒上學難題。”
澄邁縣2011年投資4020萬元,建成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6所,提供2160個學位。2012年投資6960萬元,建成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10所,今年9月招生,提供3600個學位。今年計劃投資6734萬元,建設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9所,提供3240個學位。到2014年,將完成全縣25所鄉鎮公辦幼兒園建設任務。(本報金江9月29日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