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谒闹杏⒄Z教師曾萬紫,也是我省著名作家,出版有《守望婦》等著作。她說,今年是??谕韴髣摽?5周年,因為她與本報有著不解之緣,有很多話要訴說。昨日記者與她面對面,提起晚報,她感慨萬千,說她是和晚報一起成長起來的,是晚報幫助她實現了這一生最為珍愛的文學夢。
那些年,花季少女愛上晚報
曾萬紫是土生土長的海南文昌妹子,自小喜歡舞文弄墨,雖然讀的是英語專業,而且一直從事中學英語的教學工作,但這并不影響她深沉地喜愛方塊字。
《海口晚報》創刊之初,她正值花季,心中涌動著青春的情懷,便用筆訴說。翻閱那些年的報紙,我們會發現經常有署名“菱子”的文章,文筆清新美麗,作者以簡潔的文字、富于音樂美的語言闡述了自己的思想,沒有矯揉造作之感,完全是對生活的真實感悟。
菱子還是個多面手,她創作的體裁有詩歌、小說、散文,甚至是翻譯的作品等等。當時晚報的副刊經常舉辦征文比賽,而菱子常常在獲獎名單之中?!傲庾印本褪桥骷以f紫早期的筆名。時隔20多年,她自己向本報記者透露了這個藏在心底的秘密。
再回首,晚報發表作家處女作
報紙副刊與文學之間的淵源可謂悠久綿長。許多文學大家,比如魯迅、張恨水、茅盾、巴金甚至到現代的金庸、古龍,還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等,也都是從副刊出發向文學進軍的,因為副刊走上文學道路的作家不計其數。
曾萬紫說,她開始寫作時,只是樸素地記下生命歷程中的見聞和感受:衰謝的花,成熟的果,發芽的種,脫殼的筍,落地的葉,后來不由自主地進入如詩似夢般的意境,于是筆下便有了心境與文字交融的一幕又一幕。從此一發而不可收,覺得要寫的東西越來越多,她就這么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
“在報紙上看到自己鉛印的名字,看到自己的文稿整齊地碼成了豆腐塊,看到讀者津津有味地閱讀自己的文章,那種成就感會銘記一生,并激發出無窮的動力和智慧,一步步向著夢想的天地奔跑!”曾萬紫說,回顧自己這些年來的文學道路,再次翻閱晚報創刊之初她曾經發表在上面的近百篇文章,她看出了自己當年的青澀,但是,這就是自己文學生命的搖籃。
曾萬紫的處女作發表于本報,她的第一篇獲獎作品也發表于本報。她的第一部散文隨筆集《芳齡》出版時,書中輯入的文章大多數都是她曾經在本報創刊之初發表的文章。時任《??谕韴蟆返闹骶幉绦裣壬€為她的這部散文集作了序。
看前路,依然不忘晚報情
曾萬紫多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以其自然清麗的文筆、婉約優美的文風,成為當今女作家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如今的她,已經出版了多部文學著作,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并兼任??谑凶鲄f副秘書長和理事。去年,她的長篇小說《守望婦》正式與讀者見面,這是她文學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書中通過幾位守望女人一生中某些事件的描述,再現海南人文歷史,展現文昌僑鄉文化。這部小說填補了海南文學史上的某些空白,她也首次大膽地嘗試文昌方言植入小說,那是她文學道路上的一個新的嘗試。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寫天下文章……曾萬紫說,寫作的過程于她,是體驗和提升生命價值的過程,是一種探求人生意義的精神享受過程。
人生百年只為文,就憑著曾萬紫那顆赤誠之心以及不懈的努力,還有她無論做什么都很認真執著的精神,讓人不得不相信,這個看似平凡但是絕不平庸的女子,她的文學之路會越走越遠,道路會越走越寬,前程也會越來越輝煌……
“無論走得多么遠,永遠不會忘記你們??谕韴笤泴ξ业姆龀郑浗o我那么好的一個創作平臺!”曾萬紫說,晚報曾經采用她那么多的稿子,給了她無限的動力和信心,副刊那片陽光地帶,是她文學生命的搖籃和起點,是她通向文學殿堂的一座橋梁……現在,她已影響了不少學生天天讀??谕韴蠛秃?诰W,她也真誠祝愿晚報越辦越好。
?
?
相關鏈接:
《??谕韴蟆仿摵险块T征集城市管理“金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