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陜西11名專科生入職清華 給本科生當“老師”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11-29 15:02

      在清華,“專科生給本科生當老師已不新鮮”

      近日,來自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維修、電氣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數控技術等6個專業的11名優秀專科畢業生被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聘任為“實驗師”,光榮入職清華園,指導本科學生的基礎工業實訓工作。

      “專科畢業生在名牌高校就業,給本科生當老師,在我們學校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陜西工院學生劉剛同學自豪地說:“2008年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牛銀迪、龔鑫等5名同學就應聘到清華大學基礎工業中心任職。2010年文秘專業畢業生黃晶入職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給法學專業生擔任速錄教師。2012年模具設計與制造、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專業王文佩、胡兵等被聘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實訓指導教師。”

      就業指導處孫小云處長分析道:“本科生可能更專注于純專業理論的學習和研究,而專科生對專業實務技能的把握和訓練可能就更加相對集中一些。我們培養的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比起本科生的優勢就在于技術技能扎實,動手和實踐能力強。”

      2008年陜西工業職業學院入圍國家百所示范性高職院校后,學校堅持工學傳統,積極與市場接軌,采用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相融合、專業教師與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論教學與技能培訓相融合、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相融合、能力考核與技能鑒定相融合、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融合,促使學生“從操作崗位干起,向技術崗位邁進,朝管理崗位努力,盡快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一線急需的操作能手、技術骨干、管理精英、創業先鋒”,奠定了學生高質量就業的堅實基礎,打造了社會認可的“陜西工院”高職教育品牌。畢業生就業層次高、專業對口率高、入職起薪點高、崗位穩定率高、崗位升遷概率高。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陜西工院對接裝備制造業、依托行業協會和省內3大國家級開發區、8大制造業龍頭企業,與全國430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戰略性校企合作關系。以企業訂單班、冠名獎學獎教金、專業工種輪訓、就業頂崗實習聯合開發課程標準,實現了產業、行業、企業三結合,“做大做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做優做精”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專業。全程強化職業訓導,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術能力,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這也吸引了一大批國內知名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來學校選聘畢業生、拋來就業“橄欖枝”。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7%以上,特別是在2013年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初次就業率達97.45%,位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再次被省教育廳評為“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2014屆就業洽談會,42個專業的6300余名畢業生與省內外百余家用人單位進行面對面的就業洽談。中聯重科、中鐵寶橋、中天建設、海爾、美的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向畢業生提供了超過2:1專業對口、待遇優厚的工作崗位。截至10月底,有近3000名畢業生落實了就業單位。畢業生工程素養高、動手能力強、工作上手快、發展后勁足而廣受用人單位好評,用人單位綜合評價畢業生的稱職率為99.84%,優秀率54.65%。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陜西日報] [作者:郭妍 王偉] [編輯:楊雨霞]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