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機能生成個人信息。 資料圖
逃課助手軟件
逃課助手軟件
逃課助手軟件
軟件開發者是四川一大四學生,自稱可能會被學校處分;專家認為高校和學生都該反思
臨近期末,一款手機“代課軟件”在南京高校悄然流行。這款名叫“超級逃課助手”的軟件,功能類似于“嘀嘀打車”,“供需”雙方發布信息后,軟件能“自動配對”,代課同學收取每節課二三十元的費用。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這款已覆蓋全國3000多所高校的軟件,是一個四川大學生設計發布的。如今,不僅設計者本人受到了來自校方的壓力,南京部分高校也已下禁令:學生使用代課軟件或存在代課行為,一經發現絕不姑息。大學生記者 呂新陽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通過搜索,很快就發現了這款名為“超級逃課助手”的軟件,應用描述中這樣寫道:“全球首款大學生逃課神器,每天使用"超級逃課助手"成功逃課的次數超過1000次”。
在這款軟件的功能列表中可以看到,它不僅可以發布“逃課計劃”,并且能夠自動廣播給裝有此軟件的全校同學,以便隨時尋找“下家”。介紹中還寫道,“軟件覆蓋了全國3000所普通本科、專科高校,學生均可使用此軟件”。在“如何回贈幫助逃課的同學”這一內容中,則列出了4種回報方式:“請吃飯”、“請看電影”、“幫你一回”和“自定義功能”。
揚子晚報記者安裝軟件后,以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的身份嘗試發布了一條找人代上公共課的消息,并貼出“薪酬30元”的付費標準。不到15分鐘,手機界面上就跳出提示“配對成功”—同一校區另一學院的一位學生回復“愿意代課”,這名學生還在附言中表示,“如果代的課多可以優惠。”
記者通過查看身份資料發現,這名主動“配對代課”者是名大一新生。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聯系到兩位使用過這款“逃課神器”的學生。安然和蔣鵬(化名)都是南京某高校大四的學生,“一般支付酬勞都是在上課之前,與對方見面交付,圖方便的話也可以通過網銀或支付寶。”
安然說,他和蔣鵬準備考研,但專業課還沒有全部停下,“覺得一些還在上著的課程實在沒什么營養,就干脆找人代課出勤,自己就可以泡圖書館復習。有時我們在外面報的考研輔導班和學校課沖突,又不好直接跟學校老師請假,權衡一下還是找人代課妥當些。”
安然告訴記者,代課的大都是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他們能順便賺外快,所以基本信息一發出去,來“配對”的人就會很多。“除了考研,其他不少人忙著投簡歷、跑面試,誰還會把心思放在上課上?”蔣鵬說,而且到了大四,很多老師會“放一馬”,點名的機會少,即便點名也不會特別較真,“只要平時上課低調一些,別給老師留下太多印象,老師是不會注意到你的。”
3成學生會嘗試,江蘇多所學校禁用
對于這樣一個“翹課神器”,在校大學生是怎么看待的呢?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隨機采訪了省內十余所高校的40名大學生。幾乎所有受訪學生均表示,這個軟件十分新穎有趣。其中,有將近3成的同學表示,這個軟件設計的出發點很好,能夠有效地幫助到需要代課的同學,表示自己有可能會嘗試。另外70%的學生覺得這個軟件“好酷”,但不會真的用。
多所高校的學工處老師均嚴正表示,堅決反對這種行為。一旦發現有學生使用代課軟件或是存在代課行為,絕不姑息。
發明者 希望校領導看到軟件火爆程度,認真考慮學生上課選擇權
堵截者 大學的課程都是父母花了學費的,學生選擇逃課并不妥當
四川大四學生:學校可能處分我
“最初研發軟件主要是為了創意,覺得好玩。”昨天,揚子晚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這款在全國高校流行的軟件的研發者是四川某高校一名大四學生蒲同學。
蒲同學說,他從小就喜歡電腦,因高中是體育特長生,上大學時無奈與計算機專業擦肩而過。這幾年,只要閑著就搗鼓編程,偶爾做出的小軟件也有模有樣。
想到上了3年自己并不感興趣的專業課,蒲同學覺得學弟學妹們不應再這么局限,“大學生應有自主選擇課程的權利”,借此初衷,在兩個月的時間里,他開發出這款逃課軟件,今年9月11日上線。
蒲同學坦言,軟件上線后因為太“火”,自己承受了很多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學校說不定還要處分我。”蒲同學表示,自己絕不是鼓勵逃課,希望高校領導們看到軟件的火爆程度后,能認真考慮下學生上課的選擇權。“我設計這個軟件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建立一個校園社交類的平臺,而"代課"只是軟件的一個小的功能。并不是網上熱炒的那樣專門為了幫助別的同學翹課。”
“劈磚教授”:用刷臉機破神器
對于蒲同學開發的“逃課軟件”,曾紅極一時的四川大學“劈磚教授”魏驍勇并不贊同。
今年年初,魏驍勇制成一套專為點名而生的“刷臉機”。“刷臉機”將人群以紅色方框圈住,每個面孔還配上編號,學生的個人信息馬上就能生成,“誰逃課,一下就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