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別致的三層小樓,彩色的涂裝,院子里擺放著卡通造型的滑梯、玩具,幾十名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活動嬉戲,甜甜的歡笑聲此起彼伏。這樣的情景不是發生在城市,而是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的中心幼兒園里。
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頒布實施后,陵水縣做出“鎮鎮都有公辦幼兒園”的鄭重承諾。縣委、縣政府多次就發展學前教育進行安排部署, 2013年以來投資1.9億元在全縣10個鄉鎮、2個農場、6個自然村、8個小學和1個機關幼兒園分別新建、改建了27所公辦幼兒園,實現了鄉鎮基層幼兒園全覆蓋。預計2014年底,所有公辦幼兒園均可投入使用。
重標準鄉下城里幼兒園一個樣
走進本號中心幼兒園,里面溫暖如春,花花草草、各式貼畫把過道、教室、寢室裝扮成孩子們的溫馨樂園。園長陳飛告訴記者,整個幼教樓占地7473.3平方米,設施設備嚴格按照學前教科硬件建設相關要求修建、配備幼兒活動室、寢室、音樂舞蹈活動室、大型多功能展示廳、等室內設施和室外大型玩具一應俱全,設有9個教學班,可容納360多名孩子入園。
這所新建的幼兒園坐落在美麗的吊羅山腳下,周邊地區少數民族人口較多。幼兒家長李先生高興地對記者說,“以前鎮上沒有正規的幼兒園,孩子入園只能到民辦的幼兒園,條件差,教學設備、幼兒玩具、醫療和保育教科設施達不到標準,現在有了公辦幼兒園,收費低不說,條件一點也不比城里差,心里感到很滿足。”
祖關村幼兒園是陵水黎族自治縣最偏遠的幼兒園之一,村里的李阿公說起孫子就讀的祖關中心幼兒園,連連贊嘆:“好得很,吃得好,條件好,老師教得也好。”他說,“兒子、女兒都在外地打工,以前自己看孩子,也不知道如何管,現在村里有了幼兒園,每天送完孩子,去地里干活兒也踏實多了。”
“一學期才350元”一旁的吳阿公也樂呵呵地說。據悉,陵水公辦幼兒園均按照公益性普惠性原則,保證農村低收入家庭同樣可以送孩子上幼兒園,公辦幼兒園每學期只收350元的學費,國家、省、縣里還對貧困家庭幼兒實施每人每年750元資助政策。
在祖關中心幼兒園整潔的伙房里,記者看到,廚師給孩子們準備的午餐配料包括地瓜葉、豬肉等七八樣。
重投入優先發展落在實處
從近幾年學前教育的一系列變化,不難看到縣委縣政府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理念的決心和魄力。陵水黎族自治縣教科局局長尹長安說,“學前教育是基礎教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城鄉居民對于學前教育的需求遠遠超過了政府的辦園規模。雖然現階段民間的私立幼兒園有興起的趨勢,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緊張的需求,但存在著諸多問題,如:辦園條件差,教學設備、幼兒玩具、醫療和保育教科設施達不到標準;幼教隊伍不穩定,素質不高;各幼兒園普遍存在師資力量薄弱,持有幼師資格證的幼師比例不大;經費投入缺乏保障等問題。”
尹長安說,公辦園成為稀缺資源,民辦園問題諸多——面對問題,陵水采取的辦法是正視并著力加以解決。按照陵水實施的學前教科三年行動計劃。數據顯示,僅僅在在2013年,全縣新建公辦幼兒園27所,其中實現鄉鎮全覆蓋、公辦學前教科資源不斷輻射。與此同時,大力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24所普惠性幼兒園,使4000余名幼兒家庭的保育教科費得到有效降低,最高降幅達每學期每生350元。
重師資打造幼師專業隊伍
尹長安說:“國家提出發展學前教育后,按照幼兒園師資配置標準,全縣一下子需要500余名幼兒教師,我們這里受編制影響,幼兒教師無法滿足學前教育的快速發展,我們將采取公建民營、編外聘用等方法加以解決。”
“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嚴格篩選具備一定理論知識和具有學前教育資質的人才。尹長安說,為加快陵水教育事業發展,滿足新建公辦園的教學要求,陵水從去年已經開始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幼兒園教師,其中對應聘者的學歷和資質都進行了明確的要求。“應聘錄用后不代表就可以高枕無憂,我們有個試用期一年,試用期滿考核合格后才給予正式聘用。”
同時為提高學前教育師資水平,陵水教科局除組織所有幼師參加由省教育廳組織的專家培訓外,還定期在全縣舉行業務培訓,要求所有幼師務必參加。“具體到各個幼兒園,我們還精心做了安排、基本上每個幼兒園都配備了一個從事十年以上學前教育工作的園長,用以老帶新的方式,打造幼師專業隊伍。”尹長安說。
本號鎮中心幼兒園園長陳飛告訴記者,自己從事學前教育20年有余,平日工作中很注重培養年輕幼師的隊伍建設,除了外出培訓,幼兒園經常組織教師上網學習、進行技能技巧大練兵活動,比如歌唱比賽、普通話比賽,將教師導向一種符合幼兒成長規律的教育方式。“過去一年,我們幼兒園教師不斷得到家長的好評”,在陳飛看來,這是教師們適應新崗位的最好證明。
思路對了,陵水縣學前教育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縣已建成縣城幼兒園和鎮中心幼兒園27所、包括校中園8所,預計2014年底,27所公辦幼兒園將全部投入使用。輻射全縣各鄉鎮,受益幼兒達1.4萬余名。
陵水黎族自治縣縣長楊文平說,用不了五年再來看陵水的基礎教育,一定能走在全省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