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四道鎖,三餐方便面,4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14歲少女陽陽(化名)的整個世界。在被精神病父親“囚禁”的9個月里,她從未想過呼救,直到社區人員發現異常,將她救出。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次奇怪的“營救”,被控制的父親不停喊著“不要傷害我女兒”,被救出的少女說心里一點都不恨,因為她始終相信父親是愛她的。
七年前察覺父親異樣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合肥市休寧路附近一個老舊小區見到了陽陽。她家住在四樓,有兩道入戶門:一道木門和一道銹跡斑駁的鐵門。記者注意到,除了兩道門上本身裝有的鎖,木門上還掛著一把長長的鐵鏈鎖和一把自行車鎖。
“以前我爸早上6點就出去了,晚上才會回來。門鎖得很牢,不讓我出去。”很久不見陽光的陽陽白凈清秀,她看著記者低聲說。
在陽陽家,記者看到狹窄的兩間小屋里,衣服、棉被隨意堆積在地上,凌亂不堪,屋里彌漫著一股臭味。“我睡床上,爸爸在隔壁睡。他不睡床,都是坐在地上睡的。”陽陽告訴記者,大概從2007年開始察覺出父親有異樣。
“他會經常說一些聽不懂的話,開始不是很明顯,后來越來越嚴重。”陽陽說,病情嚴重時父親會拿打火機燒東西自虐,出門還經常腰間別著一把菜刀。
2012年冬,陽陽的父母離婚了。“我上學他就跟著我,去年四五月份,他就不讓我上學了,鎖在家里。”陽陽說。
一日三餐都吃方便面
起初,陽陽對父親將自己鎖在家的行為很抗拒,也爭吵過,但無效。“我也不愿意,但是跟他吵也沒用。”陽陽說,父親老說外面有壞人,怕傷害她,不愿意她出去。
被“囚禁”在家的日子里,陽陽就靠一臺破舊的臺式電腦上網,或者看書打發時間。“有時候他晚上10點回來,有時一晚上都不回家。”陽陽告訴記者,每天父親買來方便面給她吃。如果父親徹夜不回家,她就得忍饑挨餓,因為家里實在沒有其他能吃的,“中間還有幾個月因為欠費,家里自來水也停了。”
記者看到,陽陽家廚房墻角有很多礦泉水空瓶子,滿滿兩大袋,客廳餐桌上、地上也有散落的礦泉水瓶。廚房灶臺上放著一個熱水壺,灶具已經蒙上了厚厚的灰。陽陽說,沒有水,父親就在外面用水瓶提水回來或者直接買礦泉水。
“那一陣子他天天都在我店里買方便面。”在小區經營了20多年小店的黃大哥告訴記者,他和陽陽父親曾經是同事,看著陽陽長大的。“以前工作的時候感覺他(陽陽爸爸)有點不對勁,但總體還好,沒想過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社區人員上門屢碰壁
“當時社區網格責任人到小區例行訪視,發現他家情況不對。”蜀山區荷葉地街道金荷社區書記王愛華告訴記者,當時社區工作人員讓陽陽父親開門,但只露出了一個縫,而陽陽也沒有吱聲。
“來了幾次,要不就鎖著門,要不她爸爸就把門堵著,不讓我們進來。”王愛華說,陽陽家住的小區是從2011年10月開始劃入金荷社區,之前他們對小區情況并不是很了解。
“開始也不確定她爸爸是不是有精神病,所以我們一直在觀察。后來聽講他可能把孩子關起來了,非常擔心小孩。”隨后,金荷社區向荷葉地街道反映了陽陽家的情況。
“街道領導都非常重視。他和愛人離婚了,家里只有一個女兒。我們就想辦法,看能不能聯系上他的家人。”荷葉地街道事務科科長李琴告訴記者,根據有關政策,針對貧困重性精神病患者,政府可以免費送醫治療,但是必須得到監護人的同意。由于陽陽家情況特殊,很多家人已經許久沒有聯系,尋找過程頗費周折。
“大概花了一個多月,后來知道她爸爸有一個哥哥在北京,有一個姐姐現在在上海治病,在合肥還有一個哥哥。”李琴說,后來陽陽在合肥的大伯得知情況,決定盡快將陽陽“營救”出來。
齊心協力“營救”少女
昨日,記者聯系上了陽陽大伯劉先生(化名)。“他以前都正常,后來因為壓力大,問題就越來越嚴重。”劉先生說,過去考慮弟弟還有一個家,如果將他送醫,家就散了,因此放棄了將弟弟送醫的想法。
“他主要靠低保和我們的資助生活,以前也會上門要錢。”劉先生告訴記者,每次陽陽父親來到他家,他都會給他一點錢并幫忙換洗衣服,不過近一年多來幾乎沒有聯系了,“我也去過他家,要么是門鎖上了,要么就不讓進。”
1月8日,劉先生聯系上陽陽的母親,并聯合街道、社區、荷葉地派出所的民警一道將陽陽“營救”出來。
“他前妻進了門,他哥哥買了很多吃的東西過來,我們就在樓下。”王愛華說,陽陽的父親后來發現了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派出所的民警,突然瘋狂地從樓上跑下來。
“我們就在后面跟著追,也撥打了120,大概跑了500米左右,追上了。”李琴說,當時陽陽父親被拉上120急救車時,還不住地喊:“不要傷害我女兒。”目前,陽陽由母親照顧,她的父親已經在合肥四院接受治療。9個月后,陽陽終于能夠走出家門,沐浴外面的陽光。她說,其實心里一點都不怨恨父親,因為自始至終她相信父親是愛她的。
-對話
我怕失去爸爸
記者:為什么不報警,或者向窗外求助?
陽陽:爸爸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我覺得自己并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傷害。我害怕他們把爸爸帶走,怕失去他。
記者:你去醫院看過爸爸了?情況怎么樣?
陽陽:是的,他比原來要好,搞得很干凈,醫生讓他堅持吃藥。
記者: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嗎?
陽陽:過了年想上技校學一門手藝,以后再找一份事情做吧。
-手記
有愛就有陽光
還有半個月就要過年了,陽陽終于重見陽光。
在采訪中,她沒有抱怨過父親一句,相反只有掛念和擔心,讓記者對這個14歲女孩更加同情。父親進了醫院,陽陽的未來在哪里?“營救”出小屋只是第一步,希望社會的關愛化作一縷縷陽光,照進陽陽的心間,讓她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