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人民大學印刷廠“占用”拈花寺的質疑,昨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發言人回應稱,新中國剛成立,拈花寺便由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劃撥給中國人民大學校方,后交由該校印刷廠使用,“文革”后人民大學復校,拈花寺重新歸人民大學。后來,為落實國家宗教政策精神,才將產權移交北京市佛教協會,但仍歸印刷廠繼續租用,并不存在“占用”一說。
該新聞發言人介紹,學校對拈花寺保護工作一直高度重視,從未對寺廟進行大的改建,而印刷廠也已于去年9月30日停止經營,目前騰退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在今年2月完成騰退移交。
產權
“劃撥并非占用”
中國人民大學提供資料顯示,1949年,當人民大學前身華北大學隨中央機關進駐當時稱為北平的北京時,包括拈花寺在內的場所就被統一劃撥給該校辦學,產權歸屬人民大學。1953年起,拈花寺轉為中國人民大學印刷廠使用。
據介紹,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大學作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大學,得到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其辦學場所當時分布在北京市核心城區多處地方。
1984年,為落實國家宗教政策,校方同意將拈花寺產權移交北京市佛教協會,而佛教協會也同意人大印刷廠繼續租用。因此,“也就不存在‘占用’一說?!痹撔P侣劙l言人說。
管理
學校未擅自大改建
“學校從未對拈花寺進行大的改建,破壞其原有格局結構?!弊蛉?,校方新聞發言人稱,拈花寺大殿被拆除發生在“文革”期間,“當時人大已經停辦暫時解散了,印刷廠也移交北京市有關部門管理,所以拆除與學校無關?!?/p>
校方表示,由于年代久遠,拈花寺防火等工作壓力很大,多年來中國人民大學一直把拈花寺作為防火工作的重點,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用于拈花寺保護工作,自2002年起,還決定逐步縮小印刷廠規模。
為確保騰退期間安全,印刷廠也安排專人值班,加強巡查,特別是加強防火巡查及隱患的排查管理。
今年1月24日上午,履新不久的人民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還專門率隊走訪檢查了印刷廠的安全保衛工作。
騰退
主動提出騰退方案
校方新聞發言人介紹,中國人民大學作為北京市與教育部共建單位,多年來積極支持和配合北京市落實宗教團體房產政策。為徹底解決拈花寺問題,學校主動提出騰退方案,決定印刷廠停辦,員工由學校安置分流,北京市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2005年,拈花寺騰退項目列入北京市落實宗教團體房產政策專項規劃。
就停辦印刷廠、騰退移交拈花寺等問題,中國人民大學與北京市宗教局、市文物局和市佛教協會進行了多次協商。其中,為支持幫助解決印刷廠停辦、人員安置分流及歷史遺留相關問題,2013年6月,北京市按照相關政策落實了5000萬元騰退補償資金。
2013年8月,各方簽署了《拈花寺騰退移交協議書》,正式啟動騰退工作。
該新聞發言人介紹,對于中國人民大學在保護和騰退拈花寺問題上的支持和配合,北京市政協和宗教局的有關領導作了專門的表揚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