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3點半,杭州天長小學一名四年級男生,急匆匆趕來和另外3名同年級的學生會合,參加了一堂英語培訓課。這個培訓班,是專門為他們辦的(圖)。
這個月下旬,天長小學的4名學生,將赴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所公辦小學游學一個學期。記者了解到,這4名學生是目前我省年齡最小的“交換生”,之前國內只有廣州有小學“交換生”。
小學“交換生”是怎么一回事?天長小學為什么要組織這樣一次國際交流?小學交換生,會不會跟當下流行的游學一樣,以后也成為一種潮流?
游學的是三男一女
三個月的課程學什么
學生的安全怎么保障
天長小學的小留學生團,由3名男生、一名女生組成,定在本月下旬出發。
學校介紹說,這次他們去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公辦學校學習3個月,學生都是進班級的,4個人分別被安排在不同的班級。
學生到了美國后,會先進行一次測評,測評的科目是英語、科學等,然后根據測評結果按學科分班,“比如,某個孩子科學測評分數高,說不定可以被分到五年級,測評分數低的讀三年級。我們中國的孩子,數學測評分肯定是高的,說不定都可以讀五年級了。”
學生在當地的學校,跟當地孩子一起學習,下午3點后可以參加各種社團活動,4點半以后有英語個輔,如果哪個孩子的英語水平還不夠,可以去補習。
天長小學的學生作為一個團隊,平時是住在一起的。當地一個學生中心專門在學校附近找了一幢獨立的房子,安排學生住在那里,有一個專門的生活老師、學科老師陪著孩子們,學科老師可以輔導學生作業,教他們如何查找資料等。
學生中心把中國交流生住在這里的信息,及每天接送學生的校車號牌,專門報告給了當地警察局備案。
周末,孩子們就會分散住到當地學生家庭。美國家庭周末怎么過,中國孩子跟著怎么過,可以一起去看球賽,一起去燒烤野營,一起去博物館。學生中心每周也會搞活動,帶學生去看電影,參加當地的節日活動。
期末,學生要參加美國學校的統一測評,沒有分數,只有百分比,每個孩子,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都能通過這次期末測評,在學業水平上,同美國的孩子比較一下。
家長花費14萬
想鍛煉孩子獨立性
把開放性思維帶回來
天長小學的這次交換生行動,費用不便宜,3個月需要14萬元人民幣。
徐同學的媽媽說:“我們家專門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孩子的爺爺奶奶也支持,認為這個花費是值得的。”
徐媽媽一家是這樣想的,作為一個男孩子,需要多鍛煉獨立個性,這次有這么一個機會,可以去外面開開眼界,體驗一下美國的學習方式,比較一下與中國的有啥不同,順便交一些美國朋友。“這些理由讓我們放大了膽子讓他出去了!”
對于這個費用,徐媽媽也是做了比較的。
“3個月14萬,不便宜,這個價格已經接近了美國頂級私立學校的游學費用了。”徐媽媽專門了解過,排名美國前10位的私立學校,他們組織的5到6周的夏令營活動,費用在5到7萬元人民幣。
但徐媽媽看重的,還是讓孩子有一個不一樣的體驗。“現有的美國夏令營,其實就是一個國際學生班,非英語國家的孩子多,以學習語言為主。這次做交換生,孩子是真正進入美國課堂,跟美國孩子一起學習,我了解到,美國的公辦學校一般是不會接受外籍學生的。”
徐媽媽說,語言只是一個工具,兒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所以他這次去美國,是學習美國課堂教學所擅長的東西,“美國孩子動手能力強,科學思辨性好,我希望孩子學習美國課堂上這樣的開放性思維,回來后可以用到中國的課堂上,這樣孩子的成長空間就大了。”
徐媽媽說,原來他們家就有這么一個打算,暑期讓孩子參加一次國際游學。“想不到這次機會這么好,四年級出去體驗一學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等到了五六年級,學習壓力大了,出去這么長時間,要影響學習的,到了初高中就更不可能了。”徐媽媽也考慮過,以后讓孩子出去讀書,這次就當是一次歷練吧。
徐媽媽跟徐爸爸都是做金融行業的,他們一年花費在孩子身上的費用,也要好幾萬。徐媽媽說:“人民幣在貶值,不如早點裝進孩子的腦袋變成他的能力,以后的路就靠他自己了。”
記者了解到,這次同行的其他3位同學的家長,大多是做貿易或經商的,比較重視讓孩子有一定的國際視野。
教育部門不反對
小學階段學習有彈性
短期出國影響不大
昨天,杭州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杭州每年交換生并不多,每年也只有個位數,小學交換生沒有聽說過。
“中學階段作為交換生出去,家長是不贊成的,因為一旦出去了,特別是時間長的交換生,肯定會影響學業成績,而國內是有中高考的,高中還有學業水平測試,缺課一個學期對學生的影響很大。”
這位工作人員說,除非有學生以交換生的名義出去,然后以自費的形式留下來繼續學習,“不然,中學階段的交換生肯定是少數的,大學里多一些。中學階段現在主要以假期游學的方式,進行國際交流,增加學生的閱歷。”
“小學搞交換生項目,對學生的學業應該沒有太大的影響。”該工作人員說,小學的家長對孩子的學業很重視,但也希望能增加孩子的閱歷,這個時期提高一下英語水平,對以后很有幫助。
“小學里出去一個學期,對功課的影響會小一些,現在小升初是不考試的,小學里也沒有會考,學生都能畢業,所以沒有太多的制約因素。而且,小學的特點跟中學不一樣,小學有6年,學生的學習可以跟牛皮筋一樣,有時松一點,有時緊一些,沒有太大的關系。出去以后,還能學到一些國內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天長小學校長樓朝輝認為:小學生出國交流,可接觸多元文化
天長小學校長樓朝輝對記者說,“我們學校有很多機會進行短期訪學,但對于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還是不夠,比如外語學習、國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一種深度交流的方式。”
為什么一直實現不了?樓朝輝說,主要是操作比較困難,我們的孩子過去,美國寄宿家庭很難找,還有學生安全方面的考慮;如果去美國私立學校,他們也不愿意接受短期的小留學生,所以這個事情一直沒有辦成。
去年,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教育廳廳長來杭州訪問,我們有機會談成此事。恰巧,廣州已有20多個中小學生去印第安納州交換留學,效果不錯。
“對我們來說,這樣長時間、深度的交流還是第一次。這段經歷,對學生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挑戰,他們將學著獨立生活、學習;還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可以認識不同文化、不同的學習方式,體驗不同的課程,交異國朋友。另外,通過3個月的學習,基本上可以消除孩子們語言交流上的障礙了。”樓朝輝說。
最后是4個學生成行,樓朝輝說,起初我們是按12個人做計劃的,很多家長是愿意的,但孩子的爺爺奶奶不同意,擔心孩子太小吃不起苦,還有一些家長擔心會影響小升初。
“現在國際校際交流越來越頻繁,作為杭城一所品牌小學,我們需要提升學生的國際理解力,培養學生對多元文化的認同,開拓視野。”樓朝輝說。
天長小學目前有30多名非中國籍孩子,昨天就有兩個美國籍孩子過來,要在學校作交換生留學一個學期。“有這樣的深度交流,我們才有機會與美國名校進行深入的教學探討,我們可以引進美國好的課程,與我們的課程融合,讓學生更具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