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谑薪鸨P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家長頭痛“小升初” 當如升班一樣順暢自然

    ??诰W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4-03-08 09:19

      2013年6月22日,一名小學生在查看南京外國語學校“小升初”招考電腦派位名單。 董金林攝/光明圖片

      事件

      小學升初中本來應當像五年級升六年級一樣順暢自然。然而,在現實中,“小升初”卻成為家長最為頭痛、焦灼的問題。

      “片內有好學校,但沒劃過去,怎么辦?”孩子即將升入初中,北京家長王華有些不知所措。就在此時,《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意見》規定,到2015年,包括北京在內的19個大城市實行劃片就近入學政策,90%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

      那么,真正的教育公平如何實現?頑固的擇校難題能否迎刃而解?

      聲音 在百姓心目中,就近入學就是就近上“好學?!?/strong>

      “就近入學,在百姓的概念中實際就是就近上好學校。”天津市河西區副區長孫惠玲委員說,“不像我們小時候出門就上學,當時概念里沒有所謂‘好學?!!?/p>

      “實現均衡的教育,政府應當承擔主體責任。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睂O惠玲委員能感受到均衡之路上的艱難,“壓力很大。想上好學校是群眾很現實的問題、很急切的呼聲,政府只有積極面對?!?/p>

      但是,教育公平還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比如由于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分布失衡。比如在不少大城市,小升初入學過程中擇校費、考試等行為屢禁不止,特長生、推優、“條子生”“共建生”等各種渠道扭曲了義務教育的價值,使得本應輕松快樂的小學,成為學生負擔最重、競爭最激烈的階段。

      “年初,教育部已經出臺了‘小升初’的改革政策,為小學生減負提供了政策依據。”孫惠玲委員表示,推動均衡發展需要改革,但教育改革不能浮躁。中高考改革要提速,入學制度和招生方式的改革要跟進,為初中生和高中生減壓,以實現教育的起點、過程和結果公平的目標,回歸教育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建議 教師由“學校人”變成“系統人”

      多年來教育部三令五申治理小升初亂象,要求促進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禁止收取擇校費和考試,禁止學科競賽成績與入學掛鉤,減少和取消特長生,示范性高中指標下放,教師交流等。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整體規劃,不是發一個或幾個文件就可以解決問題的?!睂O惠玲委員表示,在理念層面,義務教育是以保障公平為基本價值,是面向每一個兒童的公益性、普惠性、保障性的教育?!斑@一性質決定了義務教育必須均衡發展,不能把學校分為三六九等,不具有選拔性、競爭性、淘汰性。在制度層面,首先是切實推進縮小學校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

      “硬件的均衡,在短期內容易做到。我們看到,不少地方、學校的硬件條件已經得到很大改善,學校之間的差距更多來自管理,來自師資隊伍。”孫惠玲委員建議,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逐步建立“區管校用”的教師管理制度,使教師由“學校人”變成“系統人”。推進學區制辦學和集團化辦學,鼓勵實施學區內的一體化管理,減少教師在全區交流輪崗帶來的震動。以先發優勢帶動區域全優,促進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好校長、好教師聚合在一起產生能量,需要一定時間積累。我們的配套政策改革,要立足促進教師、校長的發展,使他們抱有激情、熱情,從而帶動整個學校發展,做到不管在哪兒上學,都能受到好的教育?!睂O惠玲委員說。

    ?

    相關鏈接:

    “小升初新政”能否帶來教育公平
    專家投書:從政策到現實 小升初改革如何落地?
    “小升初”信息去哪兒了 京無學校公開錄取結果
    小升初免試難阻補習熱 就近入學遭遇錄取尷尬
    教育微新聞:教育部推“小升初”新政

    ?

    ??诰W http://m.yinhu3.com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靳曉燕 鄧暉] [編輯:謝濤]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