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屯昌縣屯城鎮南舊嶺下,有一所小學,雖然只有3間教室、3個年級、8名學生,但學校3名老師中堅守時間最長的有33年,最短的也有21年。如今,他們教過的許多學生已經上了大學,有的還上了重點大學。
課桌10多年沒更新
3月14日上午,冒著細雨,記者驅車前往學校。學校位于南舊嶺下,3間教室、8名學生、3名教師,這就組成了屯昌縣屯城鎮南舊嶺小學。
“艷,鮮艷……”走近其中一間教室,瑯瑯讀書聲從教室傳出。
教室里坐著4名學生,在學校校長方朝權的引導下朗讀。學生雖少,但朗讀聲十分響亮。教室里的桌椅都比較陳舊。
“學校課桌已有10多年沒有更新了,不過還能用。”方朝權說。現年54歲的他,自從1981年起就任教于此。據他介紹,1981年他到學校時,學校有6個班級,100多名學生,可現在只剩8名學生。
“一年級有1人,二年級4人,三年級有3人。”方朝權說。
南舊嶺小學的生源減少,除了實行計劃生育以來,適齡兒童減少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境好的孩子都到縣城讀書去了,留下的都是家境比較貧困的孩子。
因學校學生少,每年學校的經費十分有限,學校沒有財力添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學校里唯一的電腦還是縣教育局撥下來的,因為教師不會用,當成擺設。
3名老師扎根山區
南舊嶺村位于屯昌縣屯城鎮南舊嶺山腳下,距離屯昌縣城30公里,是屯城鎮最偏遠的山村,因地處山區,村里的孩子要出去念書很不方便。
方朝權是南舊嶺村本地人,兒時的求學經歷讓他感慨良多。“那時候村里有小學,但是沒有初中。”方朝權說,上完小學后,他只得走出山區去念初中。最近的初中離村里有10多公里,方朝權就在中學里寄宿,每個周末從家里帶兩瓶腌菜,那就是他一個星期的菜。
也正是這段艱辛的求學經歷,讓方朝權選擇在這所小學扎根教書。他覺得,只要能讓孩子們都來讀書,吃點苦受點累不算啥。
“我剛來時,學校共有9名教師,現在只有3名了。”看著同事們一個個離去,他卻沒有一絲猶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不能說別人選擇的不對,但我的追求就是教山區的孩子們念書,讓他們成才。”
除了方朝權,南舊嶺小學還有兩名老師分別是方丁峰和曾德龍,交談中得知,他們來這里任教已20多年了。
不懂專業音體美難教
方朝權說,他們三人在教學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缺乏音樂和美術等專業知識,導致一些課程無法正常開展。
因學校規模太小,加上比較偏遠,專職的音、體、美教師不能到學校來任教,方朝權等3人也不是音、體、美專業出身,無法勝任專業教學。
多年來,南舊嶺小學的學生都沒有上過音樂課、美術課和體育課。三年級學生楊肖肖告訴記者,音樂課和美術課很少上,有時上體育課,老師就讓他們在操場上做操。
“學生少,老師的工作量并不小,每天除了備課上課外,還經常做家訪,并給學生輔導。”方朝權說,他和其他兩名教師每天除了教學,還十分注重家訪,經常到學生家走走,并利用放學時間給學習差的學生輔導。也正如此,學生的成績都不錯,每學期成績在全縣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
?
?
相關鏈接:
“平安校渡”護航海南山區學生求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