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華中農業大學內,一同學通過微信點餐
????在手機早已普及的今天,有這樣一群大學生,他們的生活依賴手機多過依靠自己的一雙手腳:餓了就拿起手機,通過微信請人到食堂買好送到寢室;要買什么小東西,就打電話請人到校園里的小賣部購買再送到手中;就連到校收發室取快件,也是寧愿花錢請人代勞……
????他們的存在,導致武漢多所高校興起“1000米經濟”。但過分依賴手機的結果,則讓這些學子與現實社會脫節,與同學的關系也漸行漸遠。
????不愿多走一步 一天三頓靠送餐
????20日中午,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大三女生小瑩倚靠床邊,習慣性地拿起手機,通過微信讓人到食堂購買飯菜送到寢室,盡管她的寢室離食堂的距離僅有500米左右。“多花2塊錢,就能不跑腿、不排隊,值!”她慵懶地伸了個懶腰說。
????小瑩告訴記者,微信的各種服務讓她的宅居生活備感方便,“很多事情不用出門就能完成:餓了通過微信點餐,想吃水果也可以請人購買送到手上。”去年冬天,她曾連續一周沒有踏出寢室,每天三頓飯都通過微信點餐解決。
????無獨有偶,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專業大二女生小雨,十分熱衷網購,但又不愿意一趟趟跑到離寢室約1000米的校收發室取件。自從校內有同學提供送件上門服務后,每次接到送件通知,她就將訂單號通過微信發給代領團隊,團隊成員便會將她的快件送到寢室樓下。“拇指一按,送貨上門,爽!”她說。
????華中師范大學新聞系研一學生薛源,喜歡吃水果,但她通常不在校園的水果攤購買。“網上買水果可以自由搭配,還提供上門服務。”她說,現在,她和室友們都使用手機訂購水果。
????武昌工學院經管學院大二學生吳晰的寢室在三樓,如今她卻連日用品也不愿到一樓的小賣部購買,“學校的網上超市特別方便,送貨上門,好多同學都在網上購物。”
????武漢多所高校 有微信送餐團隊
????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大四學生蔡磊,從大一開始就盯上了校園送餐這塊蛋糕。2010年,他開辦“華農送”送餐公司,近4年來,公司的生意越來越火爆,日送餐量達600多份,日銷售額5000元左右。如今,他已用賺來的錢在鄂州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
????“學校食堂的統一服務有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我們的訂餐服務走的是個性化路線。”在他看來,從學校食堂到學生宿舍1000米左右的距離中,蘊藏著無限商機,“現在各高校基本都有大學生團隊做送餐業務,僅我們學校就有3家校園送餐公司。”
????與“1000米送餐”一樣,因網購火爆帶來的“1000米送件”也風靡大學校園。記者了解到,武漢各大高校里,快遞公司僅將快件送到學校統一的收發點,學生只能固定在午飯或晚飯時間前往收發點領取。而一些校園面積較大的高校,快遞收發點往往離學生宿舍區的距離較遠。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為例,快遞收發點在北區,離最遠的學生宿舍騎自行車約需10分鐘。
????近日,由該校3名畢業生組成的“鮮果園子”團隊推出的代領快遞服務,受到不少同學熱捧。雖然該團隊主營微信水果業務,但代領快遞業務剛一推出,便十分火爆,讓團隊成員始料未及。“以3月8日為例,我們的微信水果業務只有兩三單,而代領快遞業務有五六十單。”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并非只有這一家代領快遞公司,今年2月底,來自重慶的該校大二學生周峰創辦“地大快跑”公司,專營微信代領快遞業務。“基本不需要什么資金投入,只用印些傳單、買輛自行車就可以了。”他說,運營近一個月來,如今公司每天能收到數十份訂單,他2月份的生活費便是通過代領快遞賺的。
????過于依賴手機 優等生險被退學
????五花八門的“零距離”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大學生宅居的現象。華中科技大學二年級的呂同學告訴記者,自從校內有了微信送餐服務,她的室友們變得更不愛出門了,“最長的一次,她們連續4天的晚餐通過微信點餐。”
????不與同學來往,不參加集體活動,出門獨來獨往,每天的“臥談會”也很少發言……這是華中農業大學四年級學生董進留給老師和同學的印象。昨日,記者走進他的寢室,看到如下情景——
????昏暗的燈光下,他的書桌上散亂放著一些零食和幾塊面包。書架上幾乎看不到課本,一些洗漱用品和網絡小說幾乎占滿整個書架。聽到有人進來,坐在床上的小董才抬起頭對記者打了一聲招呼,隨后便又低下頭用手機繼續看小說。
????“他已經好幾天沒下床了。”室友小陳告訴記者,董進從大一開始便喜歡窩在寢室,用手機上網看小說,很少上課,大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時甚至連考試科目都不知道,大二時因為掛科太多差點被退學。“他以前就經常讓我們幫忙帶飯,自從學校有了微信送餐服務后,他連寢室門都不愿出。”小陳說,“現在,他更是離不開手機和床了。”
????可是,董進并非天生如此。2010年,他以600分的高考成績進入華中農業大學生科院。迷上網絡后,他開始迷失生活方向,交流靠手機QQ,吃飯用微信訂餐,看書用手機上網。“他的情況讓我們很擔心,跟他談了好多次都沒什么效果。”董進的輔導員黃老師憂心忡忡地說。(文中同學姓名均為化名)
????專家觀點
????活在虛擬世界將與現實割裂
????對于武漢部分大學生用手機代替手腳的現象,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梅志罡表示“罪不在手機”。他認為,手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但同時也導致“宅一族”的出現。一些大學生利用手機帶來的便捷,長時間窩在寢室不出門,活在虛擬世界,與真實的社會割裂,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長此以往,人的精神狀態、實際生存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都會退化,進而出現社交障礙,將來無法適應社會。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葉顯發說,手機改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現在一切交易和交流似乎都可以通過手機完成,但人類還是需要最基礎的人際交流,這是虛擬化的網絡交際不能替代的。他建議沉迷手機而不愿邁開手腳的大學生,要盡快覺醒,不要在虛擬的世界中越陷越深,否則將來進入社會后會撞得頭破血流,到那時再后悔可能就晚了。(記者樂毅廖仕祺 實習生未興文 康國凱 通訊員許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