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亞某中學一位語文老師常抱怨:“我在學生班級的QQ群里,經常能看到學生們交流時使用的一些網絡語言,如作業留得太多啦,真是‘杯具’,或者某某‘童鞋’、‘醬紫’、‘不造’等等一些時下最流行的網絡用語。”
????這位60后的語文老師表示,“簡直就像在猜謎”。
????隨著現在網絡的流行,學生接受新鮮事物也越來越快。很多新鮮、時髦的詞語被學生使用的頻率增多,甚至還“入侵”到作文和試卷里。對于網絡語言在學生中的流行,你怎么看?
????學生:網絡語言用得過癮
????近日,記者就網絡語言在學生中的使用情況向部分中小學生進行了采訪。采訪發現,這些讓老師、家長如同“猜謎”一樣的網絡詞匯,在許多中小學生看來卻非常有吸引力。
????在三亞一中上高一的黃鵬說:“網絡語言很‘潮’,如果這些網絡語言你一點都不懂的話,那就落伍了。”黃鵬認為,上網聊天就是件非常輕松的事,所以用大家都喜歡用的話語來交流,未嘗不是對緊張學習生活的調節。
????其他幾名初一學生也告訴記者,他們不知不覺就用上并習慣了這些時髦的網絡語言。甚至有學生認為,網絡語言既有個性又能充分表現他們的情緒。
????“大家都用,多給力啊!”一位王姓的初一學生說,網絡用語可以表達自己的心聲,還很幽默。但是當記者問他們會不會在寫作文、考試時使用,學生們均表現出謹慎的態度。王同學說:“我們主要是在課后或者網上聊天時用,要是在考試的時候用的話肯定就會被老師批評!”
????老師:考試中應慎用
????碰到學生作文中出現網絡語言,三亞一中陳老師一般都會用紅筆圈出來,在旁邊打上問號,以引起學生的注意。陳老師說:“雖然有些網絡語言挺有趣,我們平時也會用幾句,但是在作文中,我建議學生要慎用,尤其是網絡流行的‘成語’,更要提醒學生不要使用。”
????三亞某中學李老師指出,他教的初二年級學生中,在作文中運用網絡語言的現象時有出現。“比如,學生愛用‘神馬’表示‘什么’,用‘杯具’表示‘悲劇’。”李老師說,對于此類現象,他往往是及時制止的,“因為孩子們畢竟要參加高考,目前還不能確定高考閱卷老師是否認可這些網絡語言,我們還是要提醒學生慎用、盡量不用網絡語言,養成語言規范的習慣。”除此之外,李老師認為,經常使用網絡語言存在一些問題,“網絡語言諧音字較多,學生用多了,擔心錯別字會越來越多。”
????專家:應適當引導和約束
????2014年3月25日,河南省教育廳規定,從4月1日起,河南省啟動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國家機關公文、教科書不得使用不符合現代漢語詞匯和語法規范的網絡詞匯。今后,網絡流行語將與機關公文、學生教科書“絕緣”。
????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不斷涌現的“網絡語言”?專家建議老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和約束。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相關專家說,有的學生用了網絡語言之后自己還不知道,誤認為這就是正確的語言表達,原因在于他們經常使用這些詞語,久而久之,完全把網絡語言等同于主流語言,這對要求嚴格的高考作文來說是不可取的。
?
?
?
?
相關鏈接:
80后、90后愛用網絡語言 家長擔心孩子"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