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城市適齡兒童的就近入園需求,長春市出臺《長春市幼兒園網點布局規劃(2013-2020)》,明確了幼兒園的建設指標,幼兒千人指標為:28座/千人。幼兒園服務半徑原則上不超過500米。
學前教育,在許多城市都是“老大難”問題,這已經是人人共知的社會問題。許多城市的教育部門都有自己城市關于完善學前教育的種種政策。比如,許多地方都明確了“每個社區、每個行政村都至少要建一個幼兒園”或是“使普惠性幼兒園比例達到50%以上”的計劃,但是,關于“500米范圍”這樣一個范疇,我們卻是第一次聽說。筆者認為,它第一次較明確地確定了每一所幼兒園在空間服務上的距離,這是一種很大的進步。
學前教育資源的嚴重不足,是每一座城市出現難貴現象的根源所在。幼兒園尤其是公辦幼兒園處于供不應求的緊缺狀態,從而會產生價格高、亂收費的情況。但是,在“500米內有幼兒園”的語境中,家長們何愁孩子無學可上?又何愁上學貴問題?關于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政府對學前教育加大財政投入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更加重要的問題是,政府還要實現無死角的有效監管。幼兒園的大量民辦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幼兒園的數量很快補齊,但也容易因為監管疏松問題而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學前教育,應該變成一種社會福利?!?00米內要有幼兒園”,就是一種將學前教育福利化的表現。除此之外,各地政府還要著力于將學前教育普及,更要著力于將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化”。西方社會有這樣的說法,“看待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先要看這個社會對待孩子的態度”,如果我們的學前教育不能盡快實現義務化,相反還容易出現難和貴的現象,則必然會有損我們對于社會發展的信心,也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
?
?
相關鏈接:
五指山市幼兒園園長違紀發放福利被警告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