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小學生吐槽9次春游有6次是去同一景點 為啥“年年春天來這里”?
????人間四月天,草長鶯飛,正是春游踏青的絕佳時間。昆明不少中小學已經組織了春游,某小學5年級的李琳和楊宇(均為化名)則對春游既期待又糾結。“想跟大家一起出去玩,但是怕今年又去民族村,已經去過無數次了。”基于學生的安全考慮,不少學校的春游都是重復地點,幾乎是“年年春天來這里”。
????城區幾個景點輪換去沒有新鮮感
????李琳和楊宇所在的小學每年春秋兩季都會組織學生出游,“老師說今年也會去的,只是時間延后一點”。兩人目前都在讀五年級下學期,按照一年一春游一秋游的頻率來計算,已經參加過學校組織的9次出游。
????雖然他們說每次出游都是“大家走一下參觀一下,然后坐著吃東西”,但是仍能看出來他們很快樂,“平常在學校樓道里不準跑,操場上都擠滿了人,只有在春游的時候才能放開玩,還能跟老師一起玩游戲。”
????本該是快樂的出游,然而兩個小家伙也很糾結,“都是去同一個地方,不是民族村就是翠湖。這些地方平常家里人也會帶我們去,去了多少遍都數不清了。”
????記者請他們將往年出游的地方列張表,發現9次出游中6次去民族村,2次去翠湖,只有4年級的上學期秋游時去到消防隊參觀。
????這樣的情況并非個案,記者近日隨機采訪了昆明市內多所小學的幾十名小學生,發現他們春秋出游的地點重復率都很高。“就是在民族村、金殿、黑龍潭、曇華寺這些地方輪換,現在已經對去哪里沒興趣了”,6年級學生小楠說:“想去更遠一點的地方,比如像我爸媽他們以前春游那樣去野炊。”
????考慮到安全因素一些學校已取消出游
????“學校組織春游,第一個原則就是要安全,所以我們學校不會帶學生去大觀公園、西山等地,因為怕學生出安全事故。第二個原則是活動空間要比較大,因為集體出游時學生人數都是成百上千的。這樣排除下來,能去的地方也就那么幾個了。”在昆明市一小學任教的張老師說。
????他說現在學校組織春游,最頭疼的地方就在于安全問題,“去之前就要做好安全預案,如果去的是一些不常去的地方,那么去之前還要踩點。要跟家長簽訂自愿參加春游的書面材料,請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安全教育。出游那天該配備的老師、校醫,還有家委會的成員都要跟著去。”張老師還說:“由于擔心安全問題,再加上組織一場春游下來學校的老師也會累得人仰馬翻,所以很多學校都已經取消春游,還在堅持的不多了。”
????張老師介紹,現在很多小學都鼓勵把春游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不再是單純地走走看看,然后坐下來吃吃東西。春游結合社會實踐之后,比如說年級小的孩子出游過程中可以寫生,年紀大的孩子可以結合他們的課本知識,例如請植物學專業的大學生來教他們怎么識別各種植物。”
????春游換“馬甲”變成社會實踐引爭議
????“有的學校春游踏青已經不叫春游,直接就叫社會實踐活動了。”然而,春游換個“馬甲”成了社會實踐,卻引發了一些爭議。
????“以前學生只有春游、秋游的時候才能走出校門親近下大自然,但如果是社會實踐就能變成常態化的活動,學校可以多組織一些,讓孩子多到課堂外看看。”一些家長這樣認為。
????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已經存在,不少孩子告訴記者,他們春游時去的不再是公園、游樂場所,而是到警隊、警犬基地參觀。
????另一些家長卻對春游變成社會實踐心懷憂慮,“我覺得春游這兩字的意思是讓孩子到林間、田野,感受大自然。現在的春游都是在市區轉悠,已經是‘市內’游了。如果學校都不搞春游搞社會實踐,到博物館、美術館參觀,那么以后春游就變成‘室內’游了。”
????“我覺得傳統的春游、秋游還是有必要保留,游覽自然風光,自己動手找材料做頓飯什么的。但現在的春游許多孩子對去哪里并不關心,反而只關心家長給準備了什么零食,這削弱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做為家長我希望學校在這方面加以引導。”家長楊先生說。
????
?
?
?
?
?
?
相關鏈接:
春游去哪兒?三款大空間7座踏青SUV推薦
海口九中組織徒步春游 “校服”隊伍成一道風景
高校成市民春游“后花園”:野炊燒烤洗私家車
大學生流行環保春游 自行車出行成首選
亞龍灣熱帶天堂春游踏青游人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