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華南師范大學應屆畢業生向記者訴苦稱,在一個月內,畢業體檢、教師資格認定體檢、入職體檢一起進行,輻射量大的胸透和抽血做了三次。不少畢業生,連同華師校醫負責人一起呼吁省教育廳能規定各種體檢互認結果。
????畢業季里,學生們成了最辛苦的人,不僅要跑大大小小的招聘會,經歷過五關斬六將的筆試面試,還常常要在各大醫院為體檢而奔波。各種體檢項目重合度高卻又不得不做,不僅帶來了不必要的開支,浪費了畢業生的寶貴時間,也由于短時間內多次胸透對身體健康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畢業生的種種體檢都該“與時俱進”了。首先從具體的體檢項目來看,胸透應該盡快淡出必檢項目。因為輻射量相對較大,胸透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其實早已淘汰。如果一定有檢查需要,為了學生的身體健康考慮,也應改為價格稍貴、輻射更小的胸片。醫院進行設備更新還是其次,更關鍵的是有關部門統一在入職、入學等體檢目錄中做出改動。實際上,北京、廣州等地的高考體檢已經開始將胸透改為胸片。
????其次從制度設計上來看,還要將不同醫院檢驗結果互認落到實處。2013年廣東省就提出要在全省所有三級醫院將實現醫學檢驗、影像檢查結果互認,而廣州的大醫院也早已實現了大部分檢驗結果互認。與掛號看病相比,體檢的技術含量更低一些,為何還做不到結果互認呢?雖說不同體檢要求、標準或有不同,但大部分項目還是重合的,先將這部分項目互認起來,也可省下不少事。因此,有關部門應加強統籌,將畢業體檢、資格認定體檢、入職體檢等體檢項目盡快“合并同類項”,推進結果互認,才是真正為學生著想。
????畢業生的重復體檢并不像求職難那樣引起眾多關注,但因涉及身體健康,不應等閑視之。實際上,為體檢奔波的遠不止華師畢業生,其他學校的學生一樣為重復體檢而傷不起。比如一些用人單位明確要求在其指定的醫療機構體檢,如果學生找工作時“廣撒網”,也存在多次體檢的情況。希望有關部門行動起來,推進體檢結果盡快互認,減少畢業生不必要的麻煩。
?
?
?
相關鏈接:
德國重視孩子健康 每年都做心理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