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重慶傳媒職業學院,12點的下課鈴一響,大一學生唐洪第一個疾步走出教室,穿過校園,直奔學校山坡上的家。唐洪不想讓媽媽等太久,她知道,媽媽早已準備好了中午要吃的菜,“中午吃萵筍,媽媽洗好切好,我回去炒。”
" />
????幫助
????學校把一間沒有拆遷的民房重新粉刷,免費提供給唐洪母女倆居住。
????銅梁縣,重慶傳媒職業學院,從二教學樓右邊的山坡順勢往上,步行約2分鐘,就能看到一棟老式磚房,底層左邊第一間,一扇木門,門上貼著火紅的“福”字,唐洪和媽媽曹玉香就住在這里。
????這間民房是學校給她們母女倆特別安排的,房租和水電費,全部減免了。屋后面,學校還拿了一塊地給母女倆種菜,自給自足。
????去年9月,唐洪帶著媽媽曹玉香來學校報到,她的一身“行頭”引來許多人側目———唐洪右手牽著雙目失明的母親,兩邊腋下一邊分別夾著一只老母雞,背上還背著一床紅鋪蓋和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
????“本來是想報到后,和媽媽先隨便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再在學校附近找合適的出租屋。”
????迎新志愿者很容易地發現了她們的“特殊”,告訴了學校。
????重慶傳媒職業學院了解唐洪母女的情況后,立即給母女倆開辟了報到“綠色通道”,先免費安頓在學校招待所。
????學校又把一間沒有拆遷的民房重新粉刷,免費提供給唐洪母女倆居住。一個月后,母女倆在校園里算是安了家。
????愿望
????“我有個不切實際的愿望,等我有了錢,要給媽媽換個眼睛,讓她看到。”
????唐洪母女倆如今居住在10平方米的單間里。房子里最貴的電器,是炒菜用的電磁爐。放電磁爐的桌臺,兩張床,一張吃飯用的桌子是一張舊課桌,一個兩門的衣柜,就是房間里所有的配置。
????白色的墻面上,唐洪用彩色粉筆畫了兩朵大紅花,粉色的蝴蝶結,三個粉色的氣球掛在墻上,裝點著母女的生活。
????擺上了這些物件,屋子里的剩余空間已是不多。曹玉香熱情地招待我們坐下,要吃中午飯了,她麻利地拿碗筷,添飯,看得出來,她已經很熟悉屋里的環境。
????問唐洪的愿望是什么?她環顧四周,靦腆地說:“我有個不切實際的愿望,等我有了錢,要給媽媽換個眼睛,讓她看得到。”
????旁邊的曹玉香趕緊接話,“我眼睛是全部壞死了,換啥子喲換,別浪費錢。”但唐洪并沒有放棄,“所以我說是個不切實際的愿望嘛。”然后低下頭,不作聲了。
????問唐洪有沒有近期的愿望,甚至提示她有沒有什么實際的需求,比如買臺電冰箱什么的。她卻搖搖頭,樸實地說:“家里小,放不下,而且這在山上,有冰箱不大安全。”
????說到將來,唐洪說,她只想這三年以優異畢業,回到農村當個村官。“以后我會一直帶著媽媽的。”唐洪很堅定。(重慶晨報記者 歐陽玉姝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