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制作承重紙橋
原來,考官們在聽張寒自述時,已經詳細閱讀了她的申請材料,沒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張寒在材料中寫道:一次通用技術課上,她用3張A4紙疊成一個紙橋,上面承受了33本辭典的重量也沒垮。
“這個是你親手設計制作的嗎?”一名考官問。“是的。”張寒大聲應到。這位考官立馬拿起手邊一張白紙,讓張寒重新模擬一下現場制作過程。
“我知道他們是想考我是不是自己親手完成的那座橋。”張寒說:“那座橋我想結構都想了兩天,還花了一天時間制作,課后學寫了3頁小論文,這當然難不倒我。”看到張寒現場熟練制作紙橋并講述設計原理,考官又問:“這個跟物理和力學相關,你是不是更喜歡物理方面的研究?”“這只是我平時研究性學習中的一個,我還有更多電子設計制作,最喜歡的還是電子。”張寒答得很從容。
不像面試更像研討
接下來,幾名考官同張寒討論信號檢測方面的問題,從電路設計一直談到技術應用,還一起探討信號檢測如何應用到尋找馬航飛機黑匣子上。
“感覺不像是面試,更像是和導師一起研究一個課題。”張寒說:“我還沒有談完我的想法呢,面試時間就到了。幾個老師只說了兩個字‘很好’,但我從他們滿意的表情上看出,這次面試會成功。”
“面試能得滿分的,我此前還沒有碰到過。”清華大學重慶招生組副組長、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徐淑正老師說,當天對張寒進行專業面試的都是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專家,他們一致決定給一名高中生面試滿分,這是非常少見的,足以說明,張寒在電子信息工程這個專業方面的潛質是非常高的,她在這方面的發明創造和研究課程也得到了專家的認可。
防作弊神器網上招指責
學霸何苦為難學渣
這已經不是張寒第一次引起關注了。去年4月,張寒發明了一種考場手機定位監測系統,在當年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得創造發明二等獎,并獲得國家專利證書。這套系統制作成本低廉,功能強大,一秒鐘內就能監測到手機信號,讓手機作弊行為立馬現形,并會自動把作弊者座位號與個人信息報告給監考老師。
“這其實只是我在研究信號探測這個課題時的一個副產品。”張寒說,當時她是重慶市中小學生科技小雛鷹計劃的首批學員,在重慶大學何為教授指導下去重慶大學電氣工程系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習研究。“我們做的課題是漏電流控制,但在一次調試電器中,我偶然發現收音機的喇叭發出了噪聲,而這種噪音正是由于放在天線旁的手機正與基站連接,所以我開始了手機監測系統的研究。”張寒說,她做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對信號進行監測,當時根本沒想到去防作弊。后來因為報名參加了科技創新大賽,學校老師提醒她能不能將手頭的研究課題應用到校園生活中,這才想到監測考場上的手機信號。
由于這個發明不僅能防作弊,還能防止同學們在課堂上用手機。于是,網上出現了“助紂為虐”、“學霸何苦為難學渣”之類的指責。
“開始我困惑了一陣,好在身邊的同學和老師都很支持我。”張寒說:“后來我想通了,你做的每一件事不可能讓每個人滿意,無論什么東西搬到網上去,都有人站出來指責,看淡一點,埋頭做自己的研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