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狼”真的來了。
????一方面是,教育部要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沒有完成規范驗收工作的獨立學院實行嚴格的招生計劃管理,督促其加快規范工作進程。另一方面是,獨立學院發展10多年來,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缺少一個準確的定位,不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沒有涉及這個問題,而且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對合理回報等有關問題都沒有說清楚,獨立學院的發展一直比較尷尬。
????再加上與母體高校、投資方等各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以及一些難以解開的“死結”,“獨立學院的大旗到底還能打多久”的困惑在業界彌漫。
????獨立學院的歷史貢獻
????據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統計,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獨立學院共有292所,在校生達到275萬,已經形成了2000多億元教育資產。
????“對獨立學院的發展過程要辯證地看。”高等教育學博士、寧波市教育局副局長胡赤弟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
????在1999年后的五六年中,中國高等教育以不到兩倍的投入,讓招生規模擴大了5倍。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是少見的現象。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獨立學院既是一種應急之舉,也是一種改革探索。
????首先,滿足廣大群眾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現實需求,推進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獨立學院本科在校生約占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的18%,在廣東、浙江、河北等省,這個指標分別達到28%、29%、33%。
????其次,整合社會資源、彌補了我國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1999年至2001年擴招期間,全國普通高校自籌收入從1998年的202.2億元增加到2001年的553.3億元,增長1.7倍,占普通高校總投入的比例也從39.1%增長至47.4%。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獨立學院的學費貢獻。
????第三,優化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結構與布局。江蘇省25所獨立學院,有15所分布在常州、鎮江、泰州、蘇州、南通、徐州、揚州等地級市,改變了以往本科高校集中在省城的狀況。廣東省珠海市過去高等教育資源缺乏,同吉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合作舉辦3所獨立學院后扭轉了這種格局。
????此外,獨立學院的產生也起到了高等教育改革“減壓閥”的作用。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黨委書記胡禮祥說,上個世紀末,一方面新浙江大學組建后被寄予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的厚望,另一方面適逢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階段,需要擴大招生規模滿足廣大學生上大學的需求,兩者之間怎么平衡?
????據知情者透露,該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質問浙江大學領導:浙江省4所“211”大學被合并了,你們擴招了4個學生,對得起老百姓嗎?在這種背景下,教育部同意浙江大學用新機制、新模式分別與杭州、寧波市政府合作舉辦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省內承擔類似歷史使命的還有寧波大學科技學院、嘉興學院南湖學院。前者的創辦背景是寧波大學與原寧波師院、原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校三校合并。后者是浙江經濟高等專科學院和嘉興高等專科學院聯合組建嘉興學院不久,平湖師范學校、嘉興衛生學校、浙江會計學校、嘉興市糧食干部學校并入的產物。由于母體學院剛升本科,合并進來的學校有中專、大專層次,有公辦、民營體制不等,就創辦了南湖學院來解決這些難題。
????專業結構與母體高校嚴重趨同,競爭處于明顯劣勢
????據本報記者調查,某些獨立學院辦學方向有偏差,辦學質量不高;存在急于求成、急于盈利的傾向;內部管理體制沒有理順,申辦學校和合作方的責、權、利不明確,造成申辦學校在教學質量上沒有盡到責任,合作方在辦學條件建設上沒有到位甚至玩“空手道”,給學生培養與就業帶來很大隱患。
????以廣東省17所獨立學院為例,共開設94個專業,占全國高校專業總數的15%,但涉及哲學和歷史學外的9個學科門類。有的學校開設近40個專業,有的學校專業方向的數量遠超專業數量。
????從2009年各專業招生計劃看,該省17所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專業招生6400人,占全省獨立學院招生人數的13.5%。此外招生便集中在藝術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網絡工程等熱門專業。理、工、農、醫各門類開設專業雖多,但招生人數很少。
????在重慶市,獨立學院專業設置與母體高校的雷同率達60%。中部某省20所獨立學院設立的416個本科專業,與母體高校雷同的有403個,比例高達96.87%。其中13所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與母體高校完全相同。
????據知情者透露,全國近300所獨立學院,有75%開設了英語專業,71%開設了計算機技術專業,62%開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藝術設計、市場營銷、工商管理、會計管理等熱門專業開設率在40%以上。
????在獨立學院引進高層次、高水平教師難,碩士畢業生拿來直接教本科生的背景下,這種格局既加劇了全國獨立學院之間的惡性競爭,也造成了獨立學院與母體高校之間的同質化發展,且獨立學院處于明顯劣勢。
????價值觀與利益訴求不同,一些辦學方自奔前程
????全國近300所獨立學院,能夠比較輕松存在的不到一半。江蘇省25所獨立學院,只有10來所“不愁生計、活得比較好”。蘇州大學原副校長殷愛蓀說,大部分獨立學院依附母體,離開母體高校無法生存,不像民辦高校具有競爭意識,獨立學院的最后走向很難預測。
????不過,北京、上海等市獨立學院發展的軌跡可給我們提供某些參照。新中國成立后,有相當多的部委高校集中在京、滬等地。較之全市范圍內的8所“985”高校、26所“211”高校、30多所公辦普通高校,北京市5所獨立學院顯得可有可無。
????上海在2002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51%,由大眾化階段向普及化階段發展,并擁有4所“985”高校、9所“211”高校。因此,獨立學院在上海不具備充分發展的社會基礎,也不是該市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方向。
????直到2004年上海才創辦第一所獨立學院,即復旦大學太平洋金融學院,到2008年發展至5所。不過,目前該市獨立學院不斷萎縮,只有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被批準招生,其他獨立學院停止招生甚至消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因素。
????據統計,2008年上海市公辦普通高校生均投入3.5萬元,加上學費5000元/生,若把科研等專項投入加上去,高校生均年收入可達4.5萬元。比較之下,獨立學院收費1.7萬元/生,加上每年3000元住宿費,不到前者收入的一半。
????2009年在教育部26號令頒布周年之際,全國獨立學院協會近300所學院相聚沈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探討獨立學院的“撤、并、轉”等戰略問題。時隔一年后,浙大城市學院、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等部分同類型的學院退出了該組織。用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黨委書記費英勤的話說,地方政府與高校合作舉辦的學院,與獨立學院價值觀不完全相同、利益訴求不完全一樣。
????與此不謀而合的是,這次活動的承辦方沈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與沈陽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合并轉設為沈陽工學院,而全國由獨立學院轉設成民辦本科高校的共有31所。
????寧波大學科技學院黨委書記徐軍偉說,經歷新一輪高等教育經費增長,全國公辦本科高校國家生均撥款在1.2萬元以上,上海、北京、廣東等省市公辦本科生均經費突破兩萬元,獨立學院的生均1.6萬元收費沒有任何優勢。再加上缺乏獲取政府辦學資助的渠道,還要扣除上繳母體高校的各種資源占用費,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
????甚至出現某省教育廳、財政廳、發改委出臺政策允許獨立學院25%專業上調學費50%,獨立學院都不敢漲的現象。一漲學費就意味著減少生源,生源減少就陷入學費總量銳減的惡性循環。
????獨立學院究竟是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中的過渡產物,還是長期存在?浙江嘉興學院黨委書記徐憲民自問自答地說:“它一定是過渡的。”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的有關同志也認為,“過渡性就是權宜之計,意味著獨立學院自出生之日起就在時刻準備關停。”
????對于獨立學院領域較為悲觀的氛圍,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郭春鳴認為:“主要是受政策不配套、機制沒理順的影響。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辦學的一種機制將長期存在,尤其是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將給獨立學院帶來新的機遇。”
?
?
?
?
相關鏈接:
首任院長朱镕基致信祝賀清華經管學院建院30周年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圖書館失火
浙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宣布解除對孫楊“三停”處罰
北京舞蹈學院校花神似Angelababy 女神都整一樣
湘南學院砍掉本科生一半公共課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