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幼兒園發生集體甲醛中毒,出事的為何又是“民辦園”?
????近日,有網友通過微博反映,南昌吉的堡國際華城幼兒園發生集體甲醛中毒事件,兩個孩子被診斷為敗血癥,其他孩子出現發燒,咳嗽,流鼻血,全身皮疹等癥狀。
????4月30日,南昌市西湖區教體局接到家長舉報后,立即對吉的堡國際華城幼兒園進行了現場調查,并根據現場情況成立了調查處理小組。調查處理小組隨即要求,自5月1日起幼兒園全面停課,園長吳秋毓暫停職務等候處理。
????幼兒園裝修引發集體“中毒”
????記者從南昌市西湖區教體局獲悉,吉的堡國際華城幼兒園是一所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278人。據調查,這家幼兒園于2013年12月開始,利用雙休日對全園教室地板、墻裙、門進行了更換維修。維修過程中,有幼兒陸續出現了咳嗽、頭暈、皮膚過敏等癥狀。截至4月30日,約有70余名幼兒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過敏現象。
????經與家長協商,西湖區教體局委托南昌市環境監測站對吉的堡國際華城幼兒園的空氣進行檢測。5月5日,南昌市環境監測站公布了檢測報告,結果顯示,這家幼兒園有關室內空氣甲醛、甲苯、二甲苯、氨超標。
????目前,西湖區教體局正協同吉的堡國際華城幼兒園做好幼兒分流就讀的工作。根據家長要求,吉的堡國際華城幼兒園將聯系上海相關權威機構來南昌為幼兒做體檢,并根據體檢情況對有癥狀的幼兒進行治療。
????南昌市環境監測站出具的空氣檢測報告公布后,吉的堡國際華城幼兒園向家長道歉,并表示要做好園內環境整治和幼兒治療工作。但家長們認為,對孩子們造成的傷害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消除的,并譴責園方對孩子們的健康不負責任。
????為何民辦幼兒園容易“出事”?
????近段時間,幼兒園安全事故頻發。4月28日,北京市朝陽區威斯頓潤澤幼兒園被曝“一個班級內21名孩子一年內遭受3名老師不同程度地毆打”;3月19日,云南省丘北縣雙龍營鎮平龍村佳佳幼兒園被人為投入摻入“毒鼠強”的零食致7名幼兒誤食中毒,其中2人死亡;3月15日左右,陜西省楓韻幼兒園和鴻基新城幼兒園先后被曝給孩子長期服用一種俗稱“病毒靈”的抗病毒處方藥……
????記者調查了解到,包括吉的堡國際華城幼兒園在內,這幾所涉事的幼兒園均為民辦資質。其中佳佳幼兒園甚至手續證件不全,屬于私自非法營業的“黑園”。
????民辦幼兒園安全事故為何頻發?專家認為,學前教育整體資金投入不足和辦園專業性不足是兩大主因。
????一方面,以目前國內登記注冊的幼兒園數量來看,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至少應該達到整個教育投入的9%,但直到2012年,只有百分之三點幾。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在整體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民辦幼兒園是相對更薄弱的地方,自然也最容易出問題。”
????記者了解到,在北京,公立幼兒園的教師工資約4000-6000元,但有的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基本工資還不到1000元,其余部分只能靠諸如出勤率、家長紅包等部分進行添補。專家普遍認為,沒有國家財政支持的民辦幼兒園,長期面臨的生存窘境是其不計代價逐利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民辦幼兒園從管理水平到評價體系,專業性不足,一些民辦幼兒園普遍存在園區管理“趨于行政化”、教師準入門檻低等問題。
????儲朝暉說,以“喂藥”事件為例,不能喂藥是專業規則。但園長說要喂就是行政指令,當行政指令凌駕于專業準則之上時,少有教師敢于冒著丟飯碗的風險出來制止這種行為。
????民辦幼兒園教師準入門檻低主要由兩方面造成:一是準入標準執行方面有漏洞,二是幼教專業人才匱乏。而根源在于,幼兒教師的收入在教育系統內偏低,且社會地位不高。
????學前教育監管投入不能“厚公薄私”
????如何防止幼兒園安全事故再度發生,誰來保護孩子?儲朝暉認為,教育行政部門應擔負起監管責任,對所有登記注冊的幼兒園都要嚴格監管。他坦言,在幼兒園的監管方面,目前責任劃分比較模糊。教育行政部門只打“小算盤”,公立幼兒園多管,私立幼兒園少管,黑園出了事就“一關了之”。
????“公辦幼兒園與民辦幼兒園都屬于社會公共產品,都需要公共財政的支持。”儲朝暉建議,改善民辦幼兒園現狀需投入和管理“兩手抓”;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的同時,還要建立規范的渠道,讓這些資金進入到登記注冊的所有合格幼兒園內,不應“厚公薄私”。
?
?
?
相關鏈接:
南京一幼兒園女童疑遭性侵 醫生稱其下體有傷?